202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继续保持千亿元投资规模。
从“打基础、补短板,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迈进,共安排480个重大工程支撑项目,涉及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三大领域,数目为近年来最多;全年融资需求近400亿元,社会资本将以更深层次、更多途径、更新模式地参与到副中心建设中来。
“副中心从2020年起,连续3年保持千亿规模,位列全市第一梯队,建安投资连续4年排名全市第一。”北京市通州区发改委主任姚伟龙在3月20日举行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介绍,数千亿元投资带来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社会资本热情高涨等三大变化。
其中,全区公路里程达2485公里,城市路网密度增至4.4公里/平方公里,已开通6条轨道交通,森林覆盖率提高34%左右。17所市级优质教育资源批量入驻,5所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落户,三甲医院达到4家,PM2.5改善率近90%。注册金融企业超360家,累计落地央企二三级企业58家,6家市属国企新总部开工建设,2022年千亿投资中社会投资占比70%。
姚伟龙表示,超大体量投资释放百亿元级融资需求。2023年通州区重大项目融资需求近400亿元,首批已发布24项、共计131亿元,后续将滚动推出融资需求项目清单。超强规模建设释放上下游配套需求。在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亟需建筑业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大力支持,也为规划设计、工程咨询、装饰装修等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超高标准理念释放新技术需求,成为前沿技术策源地。”姚伟龙表示,副中心承载着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样板”“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等系列使命,重大项目始终坚持“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将释放更多的应用场景,持续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模式提供应用空间和发展平台。
在大会现场,涵盖央企类、平台协会类、现代种业类、智能建造类、科技创新类、文化旅游类、金融类、服务存量类8大类的22个重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全力支持保障北交所高质量发展。支持北交所持续丰富产品体系。服务保障北交所高标准建设政府债券市场,推进信用债市场建设,研究推出公开发行可转债。
北京艺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5日在农业展览馆举行,以“凹凸”为主题,汇聚全球12个国家的32个城市121家参展机构,展示艺术多样性,并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合作发起“北京艺术季”。
黄仁勋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中国先后兴起了互联网、教育培训、网络直播、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风口。无论风口怎么切换,北京似乎永远处于C位。
太古还在寻觅新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