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复星医药董事长: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如何调整新冠相关产品业务

第一财经 2023-03-28 22:03:34 听新闻

作者:林志吟    责编:陈姗姗

吴以芳表示,现在还不能说新冠疫情成为了过去,但形势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用于疫情防控的一些产品,尽管下一步还会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是不会像原来那样,这些产品的定位需要进行调整。

复星医药3月27日晚间公布的年报里,披露了新冠疫苗以及新冠口服药销售情况,这两大产品2022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但新冠疫苗销量同比下降30%。

目前,全国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且新冠进入“乙类乙管”,接下来复星医药如何调整其新冠产品业务?

复星医药(600196.SH、02196.HK)的新冠疫苗与新冠口服药是从外部引入、合作开发的产品。新冠疫苗方面,2020年3月16日,复星医药获BioNTech授权,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新冠疫苗。

在过去的2022年,复星医药持续推进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在港澳台地区的接种及覆盖范围。复必泰BNT162b2、复必泰二价疫苗均已于中国香港获正式注册为药品/制品、于中国澳门获批准为常规进口疫苗,实现公立和私营市场全覆盖;相关儿童剂型及幼儿剂型已分别获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紧急使用认可用于当地政府接种计划;复必泰二价疫苗于中国台湾地区已获批紧急使用,复必泰BNT162b2儿童剂型、幼儿剂型也已分别获批于中国台湾地区开展接种。

复星医药年报显示:2022年,复必泰(mRNA新冠疫苗)于港澳台地区实现销售1500余万剂。自上市以来至2023年2月末,港澳台地区已累计接种超3100万剂。

新冠口服药方面,2022年7月,复星医药与真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开发并由复星医药独家商业化阿兹夫定,合作领域包括新冠病毒、艾滋病治疗及预防领域。阿兹夫定片于2022年7月获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该药于2022年8月被纳入医保临时支付范围,并于2023年1月被正式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截至目前,阿兹夫定片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医保挂网,并已覆盖全国各地近5万家医疗机构。

2022年,复星医药新冠疫苗以及新冠口服药所在的抗感染核心板块实现收入85.82亿元,同比微跌0.45%。

对于复星医药新冠产品接下来规划,3月28日下午,在复星医药业绩沟通会上,复星医药董事长吴以芳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这三年,公司在新冠预防、治疗、诊断,包括一些辅助器械、设备上做了一些布局,现在还不能说新冠疫情成为了过去,但形势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用于疫情防控的一些产品,尽管下一步还会有发挥作用的空间,但是不会像原来那样,这些产品的定位需要进行调整。

“新冠‘乙类乙管’之后,新冠防控产品需要被当成常态产品来对待。过去很多新冠疫苗或者治疗药物是通过紧急使用的形式获批上市的,下一步这些药物需要寻求获得正式批准,转为常规药物或者疫苗,我们也会用正常的销售队伍、业务模式去继续推广这些产品。我们对自己产品的疗效、安全性还是有信心的。”吴以芳说,公司在抗病毒、抗感染领域有很好的积累,下一步还会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公司在疫情下建立起的销售能力,未来仍可以在其他抗病毒、抗感染类药物推广上发挥作用。

回到复星医药整体业绩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9.52亿元,同比增长1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1亿元,同比下降21.10%,净利润下降主要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导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有关。而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73亿元,同比增长18.17%。

从业务上看,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制药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2022年,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比约70%,具体包括创新药业务、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和疫苗业务。创新药业务聚焦肿瘤(实体瘤、血液瘤)、免疫、中枢神经、慢病(肝病/代谢/肾病)等核心治疗领域。

目前,复星医药仍在加码创新研发。2022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共计58.85亿元,同比增长18.22%;其中制药业务研发投入50.97亿元,同比增长13.62%。

吴以芳表示,2022年,公司创新药收入突破100亿元,截至目前,公司已上市的创新药品种超过10个,其中包含了4个生物类似药。公司也在加快推出创新药产品上市,持续提升创新药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