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银行业危机暂缓,港股大反弹,警报拆除?

第一财经 2023-03-29 22:13:58

作者:周艾琳    责编:钟强

尽管中小银行仍挑战重重,但大型银行由于严格的监管而较为安全。

从美国中小银行倒闭,到瑞信被收购,再到德银风波,本周开始市场终于渐渐平静下来。

美国国会关于硅谷银行(SVB)和签名银行倒闭的首场听证会于昨天举行,会议淡化了系统性风险的可能。美联储副主席巴尔表示,将对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实施更加严格的压力测试,FDIC表示将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研究。

在银行危机暂时降温之际,亚太股市明显反弹,香港恒生指数领涨,涨幅达2.06%。阿里巴巴也带动市场走强,阿里巴巴宣布启动“1+6+N”组织变革,当日大涨12.23%,一举拉动恒指重上20000点。

银行业危机暂缓

上周,瑞士政府出手,撮合让瑞银集团买下陷入危机中的瑞士信贷,以及本周硅谷银行的资产被出售给第一公民银行等交易帮助市场恢复了一些平静。但投资者仍对金融体系中潜伏的更多问题保持警惕。不乏支持者提议FDIC提高25万美元的保险上限,尽管财长耶伦上周否认了这种可能性。“因为她(耶伦)不能这么做,这将需要国会批准。在这件事情上仍缺乏明确性。”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Templeton)首席策略师史蒂芬(StephenDov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不过,美国银行业整体的风险趋于缓和,尽管中小银行仍挑战重重,但大型银行由于严格的监管而较为安全,加之近期美债收益率暴跌(价格上涨),这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实现亏损”(unrealized loss)大幅收窄。

就欧洲而言,德银事件也并未继续扩大。上周,这家德国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的信用违约掉期(CDS)保险成本飙升,令市场的担忧重燃。3月24日,德银欧股跌近15%,创3年来最大盘中跌幅。

欧洲央行监事会主席安德烈亚·恩里亚(Andrea Enria)最新表示,“不透明”的CDS交易正在损害银行股价,并可能导致存款遭到挤兑。他呼吁对该市场进行审查。

银行业动荡促使人们关注所谓的单一名称CDS市场,这种CDS就像保险,在相关公司违约时进行赔付,这使得它们作为公司财务实力的指标受到密切关注。他表示,CDS市场应该将全部交易改由中央对手方清算,从而“提高透明度”,并且应该由全球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进行审查。

“德银和持续亏损的瑞信有本质的不同,德银近年来都是盈利了。而且CDS定价更不透明,流动性更差,逼仓效果比期权更好。CDS还会反馈回银行融资利息,损害基本面。”资深全球宏观交易员袁玉玮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另一位外资行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对欧洲银行来说,平均LCR(流动性覆盖率)为166%,而欧盟对几乎所有资产负债表至少为300亿欧元(290亿美元)的银行都进行压力测试,而美国的银行要超过500亿美元才会被要求做压力测试(此次中小银行爆雷也部分被认为是监管不力导致),这方面欧洲的监管水平严格很多;另一个不同的地方是,硅谷银行在2021年将大量的存款投资于随着利率上升而贬值的长期债券上,但收益很差,最终更要亏损卖出。但在欧洲,很大一部分银行存款存放在欧洲央行内,欧洲银行持有的债券仅相当于总资产的12%左右,是美国银行的一半,规模小很多。

不过,此前因瑞信被收购且AT1被减记清零,欧美AT1债券市场遭遇巨震,各界仍担心债券投资者信心能否恢复,如果AT1债券抛售过度,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这仍值得观察。但就目前而言,各界对欧洲银行业的担忧似乎趋缓。

未来,各界仍在关注银行业风险会否导致银行信用收紧,这可能会拖累GDP。不乏观点认为,银行业危机相当于25~50BP加息的作用。

高盛则认为,对此无需过度担忧。原因在于,自2022年年中以来,银行一直在收紧贷款标准,因此最近的动荡对信贷可及性和增量的影响应该比2008年的情况要小得多,2008年之前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贷款太容易获得。此外,大型银行的资本和流动性标准高于中小银行,且每年要接受严格的压力测试。

港股领涨亚太市场

随着外围风险下降,港股领涨亚太股市,阿里巴巴的利好也拉动恒指重返20000点。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在过去几个月,市场悲观情绪实际上是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银行业的问题,另一个是美联储是否会继续加息。“我认为这两个因素是有相关性的。银行危机出现以后可能会加快美联储暂停加息的步伐,这也可能会导致未来的风险偏好或会上升。”

国泰君安国际方面认为,美联储重申加息立场,抗通胀仍是当务之急,但银行事件令市场押注美联储或最早于5月暂停加息。经济转弱、通胀回落,美联储或有望于二季度暂停加息。末次加息结束后,权益市场表现如何?1970~1982年的“大通胀”时期,受高通胀、能源价格等因素袭扰,权益市场末次加息前后维持震荡;在1984~1990年两轮加息周期中,美股、港股在末次加息后偏震荡上行;1990年后的“大缓和”时期至今,全球主要股指在末次加息后多呈上行。风险则在于,回顾1990年后的四轮加息,流动性预期压力以及盈利下修等因素影响下,美股、港股及新兴市场末次加息前多有调整。

相比起疫情过后反弹更快、幅度更大的港股,国际机构也普遍看好A股。赵耀庭称,“我看好中国股市,尤其是A股,因为A股的这些企业更容易受到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的推动。中国今年的经济复苏现在也是比较确定的,且中国企业的估值相比欧美地区而言也相对便宜。”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则对记者表示,春节后A股市场总体呈弱势震荡态势,行业轮动加速,沪深300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分别下跌3.69%和0.85%。投资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经济复苏最快的阶段可能已过,且调研显示全国经济复苏节奏并不均匀;场外资金流入股市的节奏放缓。

“我们注意到,即便在经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反弹后,目前沪深300的静态市盈率仅为12倍,仍低于2017年以来的均值0.7个标准差。目前A股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仍处于长期历史均值上方1倍标准差,显示市场对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可能存在过度担忧。”他认为,一些正面因素正在不断累积,回调即布局良机。

例如,PMI、信贷增速和房地产销售等领先经济指标均继续反弹;3月地铁客运量和交通拥堵指数均较1~2月进一步反弹,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市场对A股盈利增速一致预期不断上调;2月底以来公募新发基金已经出现边际改善,而北向资金有望持续净流入;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