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科技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二十分钟,华为余承东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说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3-04-01 19:45:39

作者:李娜     责编:彭海斌

余承东表示,在巨大的投入下,如果没有很好的可以大量使用华为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汽车销量的话,华为就不能实现商业闭环。

4月1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再次回应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定位和战略方向。

“这两天我们公司出了个要把华为标识取掉的决议,结果现在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实际上我们本来是希望可以以问界来作为跨界合作品牌,所以才在它前面加了‘华为’。”余承东表示,华为一直坚持不造车,但智选模式下有多家合作车企,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等,如果都成立不同的品牌,分开零售营销会很麻烦,所以要推行问界生态联盟。

“无论如何,我们想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变。未来智选模式下几家合作伙伴推出的车型并不会有冲突,仍然会合力建设生态联盟,把车厂的产能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余承东说。

“华为成为博世的条件不成立了”

汽车车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华为每年大概在这个领域有差不多100亿元人民币投入,直接研发人员有7000人。

余承东表示,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想成为这个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类似另外一个博世和大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好像这个条件不太成立了。

谈及原因,他表示,华为做的不是像博世和大陆的这种刹车、转向、自动等标准化的部件,而是软件、算法、云、芯片这些软的东西、这些智能化的东西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一样去大规模售卖,需要的是跟车厂深度的卷入,不断的迭代,所以华为就做了一个华为inside模式。

但目前华为的inside模式基本只剩了长安阿维塔,因此华为又推出了一个智选车的模式,把C端积累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零售用起来帮助车企做好车。

只提供最好的技术并不代表最终的产品能够取得商业成功,智选模式不仅仅为车厂提供产品部件、技术方案,还提供了整个管理体系。

余承东坦言,在巨大的投入下,如果没有很好的可以大量使用华为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汽车销量的话,华为就不能实现商业闭环。

在他看来,华为擅长的是智能化、电能化、网联化,软件、算法、芯片的能力。而以软件为核心驱动上,正好是车厂所不擅长的,所以华为与车厂合作,可以实现非常好的合作共赢,“帮助我们的伙伴成功,我们才能间接取得成功”。他以与赛力斯的合作为例,大半年时间卖了7.5万台。

谈到目标客户时,余承东表示,因为华为仍然是被制裁的公司,所以主要以国内合作伙伴为主。

“但国内合作伙伴中,新势力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上选择华为。因为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追求,为了市值、控制点,不会选择华为。而国际的巨头们,因为制裁的原因也不会选,传统的车企如果怕失去灵魂的也不会选择,这就让华为面临很大的挑战。”

“想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变”

对于问界拆除所有华为标识一事,余承东表示,今年华为合作的汽车正在升级高阶自动驾驶,也有很多车厂会跟华为来一起做汽车销售,所以希望有一个生态品牌、有一个共同元素加以体现。

余承东说,如果这些品牌的车都开始销售并采用不同的品牌,华为去做营销、服务、零售的话,就会很复杂,投入成本很高,因此,希望能采用一个共同的元素和共同的品牌来使用,比如以“华为问界”这种方式来做。

“之所以叫华为问界,是想成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会困惑,因为除了赛力斯,马上还有奇瑞、北汽、江淮也会生产搭载华为整套解决方案的车出来,如果每个汽车都有独立品牌,在营销方面会很困难。”

“但我们加上去以后,公司领导有不同的意见,就出了一个文件,把‘华为’给取消掉了,其实推行生态联盟的本质没有改变。”余承东表示,本质就是华为想做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的时候不会很困惑,共同来打造一个系列化的车型。

他强调,与华为合作做智选模式的车企也是不冲突。“有的做SUV,有的做轿车,有的做MPV,有的做B+级的车,有的做C级车,有的做D级车。每个车厂做的产品是不重叠的,希望能够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车系里边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把车厂的产能、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不会重复浪费资源,共同发挥作用”。

最后,余承东谈到了鸿蒙在汽车上的开源问题。“主要是商业变现的问题,我们投入非常巨大,如果全部都免费了,对我们来说压力非常大的,所以我们把一部分进行了开源。”

“我们希望的是,能够真正打造卓越体验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能够跟产业一起共同发展,也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成功。自己也能够商业闭环,能够生存和发展。”余承东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