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趋于平稳,什么时候该戴口罩,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口罩?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总的来说,是否佩戴口罩分三类情况。第一类是“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是存在疫情传播风险、感染风险较高、严防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情形或场景,具体涉及的情形有:公众处于新冠感染期或出现疑似新冠感染症状时,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以及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严防疫情输入重点机构的场所包括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涉及人员包括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
第二类是“建议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涉及人流量较大或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区域或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建议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后危害较大,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加强自我防护。此外,针对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的大型会议或活动,如参加人员未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也建议佩戴口罩,以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第三类是“可不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主要是室外场所,或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场所和会议室;感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的情形或场景;以及感染风险较低且佩戴口罩可能对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的情形或场景。
“总体而言,应该佩戴口罩的地方遵循三个原则,即密闭空间、人群聚集以及高危人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随着全球都在向新冠疫情后的常态时代转变,很多政府都取消了口罩强制令。即便是在佩戴口罩十分积极的日本,也已经于今年2月调整了佩戴口罩政策,但仍要求居民在去医院时戴口罩,以降低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感染新冠的风险;还建议在搭乘拥挤的火车和公共汽车时佩戴口罩。
法国卫生部部长弗朗索瓦·布劳恩(Francois Braun)去年12月强调,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强制佩戴口罩,取决于疫情的演变,但他建议人们仍然应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戴上口罩,即使这不是强制性的。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1月发布的最新建议中强调了新冠疫情的传播风险,尤其是在新冠病毒变异株XBB.1.5传播之际。该组织表示:“在拥挤的地方所有人都应该戴上口罩,无论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如何。”世卫组织还建议旅客在长途飞行等高风险环境中佩戴口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发现一起猴痘聚集性疫情,新疫情由2024年在非洲最先监测到猴痘病毒新变异株Ib引发。
哪怕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它也能尽心倾听,发声,让人感动。正是有第一财经这样的媒体,让人们了解到很多真实的情况,让很多当时像我一样觉得无力无助的人,获得了迫切需要的帮助,感受到温暖。
从初期的野蛮生长到逐渐步入规范,直播电商的历程伴随大厂战略更迭、短视频平台崛起、头部主播更替,充满了变革与挑战,第一财经始终站在一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度解析,记录并解读行业的每一步发展。
广东省最近一周新增报告病例突破2000例
口罩属于个人防护产品,在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时,国内出口额一度激增,但随着疫情消退,市场需求在减少,相关产品出口额在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