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报告称,预计亚洲地区202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70%,中国经济将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报告称,因利率上升和俄乌冲突,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居高不下,美欧的银行业压力也给本就复杂的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但亚太地区仍充满活力,预计亚洲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8%升至4.6%,2023年亚洲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70%。
中国经济的重新开放将为亚洲地区经济提供新的动力。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也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但某些情况下增速可能略低于去年。
报告同时表示,在增长前景充满活力的同时,亚洲地区面临的经济风险仍然存在。债务、通胀、近期全球金融震荡加剧带来的风险、货币对美元贬值等都为亚洲经济体带来挑战。
尽管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宏观政策“组合拳”继续发力显效,一季度经济有望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总的来看,1-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全国企业销售收入较2024年三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郑栅洁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与相关部门协同协作,加强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强化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消费、区域等领域的政策协调。
李强指出,要紧扣居民需要挖掘我国巨大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