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4日下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2023年第一季度光伏行业发展形势座谈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亮主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干部王赶强出席会议,3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主管领导参会并发言。
季度座谈会旨在加强信息交流,凝聚发展共识,科学研判趋势;在强化上下游协同发展、充分了解行业发展形势及最新动态的同时,有效开展行业风险预警等工作。
王亮副秘书长指出,2023年一季度,我国光伏产业运行良好,各环节产量均创新高,智能光伏应用持续升级。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大空间。在介绍协会近期开展的相关工作时,王亮副秘书长表示,针对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协会秘书处将协调各方积极应对,并形成报告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反馈。希望光伏企业能够多提供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企业代表分别就2023年第一季度产能产量情况、进出口情况、国内及国际市场业务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未来价格波动趋势与光伏市场发展做了预测,并对欧盟委员会出台的《净零工业法案》草案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影响、当前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以及光伏配置储能的情况等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
回顾近十年内的光伏周期,光伏供给出清从来都不是一个新故事,供给竞争格局的恶化,确实是影响厂商未来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不过长期来看,这未必是一件坏事,上游硅料、硅片价格的过高传导至组件时,过高的组件价格会很大程度上抑制下游集成厂商的装机需求,这一点在曾在2022年得到鲜明的体现。
截至去年年底,目前全球光伏安装量是1.2TW左右,到2050年会达到18TW。
N型产品领先的出货量和利润是晶科能源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多晶硅(硅料)作为光伏电池主材,其价格极大影响下游定价策略,进而影响各环节盈利能力。2023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下探,光伏下游组件、电池等厂商业绩迎来修复。
大V有话说 | 在众多新能源赛道中并不起眼甚至略显低调的风电,在上半年却表现十分突出,多数企业中报预喜,净利润同比大增50%以上,成为一众新能源赛道中不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