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民航局举行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在会上介绍,2023年一季度,民航经济运行持续恢复、逐步向好,实现了全年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是民航运输生产整体向好,恢复程度显著提升。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9.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9.7%,行业总体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77.6%,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38.5个百分点。
二是航空客运需求快速恢复,国内客运规模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同比增长68.9%,旅客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0.0%,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51.0个百分点。分航线结构看,国内航线完成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6.6%,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8.6%;国际航线完成224.2万人次,同比增长717.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2.4%。随着国际客运航班的持续恢复,3月份,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已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8.1%。
三是航空货运需求有所波动,国际货运规模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149.4万吨,同比下降7.5%,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9.0%,较2022年四季度提升19.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2.5万吨,同比下降2.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1.2%;国际航线完成57.0万吨,同比下降15.2%,较2019年同期增长5.5%。
四是机场运输生产恢复态势良好,中西部地区恢复程度较高。一季度,全国运输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50.0万吨、起降架次257.1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68.0%、下降9.6%、增长31.7%,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3%、93.1%、93.4%。分地区看,西部地区客运市场恢复程度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1%;中部地区货运市场恢复程度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4%。
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民航经济运行整体态势不断向好,预计下阶段,民航将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民航局将按照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的原则,推动航空运输市场安全有序恢复,努力实现民航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试点恢复国际邮轮运输的基础上,经商有关部门,决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全面恢复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航道之一,被视作美国农产品运输的“大动脉”。据美联社17号报道,长时间的干燥炎热天气导致密西西比河水位大幅降低,驳船运输效率因此大幅下降。目前正值美国中西部农民的收割季节,大豆和玉米的运输问题引发了农民们的担忧。
7月上旬日均客运量21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上半年航班正常率91.4%,较2019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交通投资高位运行,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83万亿元,同比增长9.1%。交通运输部介绍,上半年我国交通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持续推进交通重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