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快递“反内卷”价格上涨,民航的“票价内卷”怎样了|姗言两语

第一财经 2025-09-27 12:37:20 听新闻

作者:陈姗姗    责编:胡军华

规范国内航司的退出机制,改变单纯依靠价格的同质化竞争,才是缓解“票价内卷”之道

在上周末上海地区的电商商家收到来自多家快递公司的涨价通知后,这一轮快递业“反内卷”下的涨价潮,已经席卷全国。

四家上市快递企业披露的8月经营数据显示,涨价已经在单票收入的提高上有所体现。

其中,圆通速递、韵达股份、申通快递、顺丰控股8月的快递单票收入分别为2.15元、1.92元、2.06元和13.27元,前三家加盟制快递企业的单票收入普遍比7月有所上涨。

这与快递业7月以来的“反内卷”呼声不无关系。7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中通、圆通、韵达、申通、极兔等加盟制快递企业悉数参加,会议的其中一个议题就是依法依规治理行业“内卷式”竞争,随后多地快递协会也发出倡议,提出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8月初开始,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电商商家陆续接到来自网点的涨价通知,之后开始迅速向上海、华中、华北、东北蔓延。一位快递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从网点层面发起的涨价已经形成了共识,不过这一轮涨价不影响单个消费者寄快递的费用。

与快递业相似,民航业的“票价内卷”,也引起了行业主管部门的注意。

早在7月初,民航局也曾召开电视电话会,专题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这次会议上提到,部分航空公司为争夺市场份额,过度低价,扎堆投放运力,收益水平低,导致我国航空市场尽管保持增长,但“旺丁不旺财,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突出,这是民航“内卷式”竞争的直接表现。

为此,民航局称要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尽快制定完善航空运输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加强对重点时段热门航线运价动态监测,防止以低于成本价开展恶性竞争,并要求各地区管理局要统筹运用政策宣导,提醒告诫、巡查检查等措施,指导航空公司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价格水平。

将近两个月过去了,民航的“反内卷”工作进展如何?至少从机票价格走势来看,尚未有明显的机票涨价潮。比如在7月和8月的暑运旺季期间,民航国内经济舱的平均票价比2024年同比下滑6.4%,同比2019年更是下降8.6%。

不过,记者从多家航司了解到,目前民航局正在向航空公司收集相关数据,以测算不同航线的成本情况,为接下来的“规范市场价格,运价动态监测”提供依据,比如到底多低的票价算是“低于成本价开展恶性竞争”。

多位航司人士对记者指出,目前在国内航线上,部分航司会在深夜或者周末“偷放”低价票,而一旦下调票价,就能监测到对方的收客有明显增加,客座率差异明显时,自家也不得不跟进降价。

这也反映了民航“反内卷”相比快递要困难得多。

在快递业,“三通一达”和极兔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而在民航业,65家客运航司正在分食“国内航线”的蛋糕,并且目前还处于国内市场运力过剩,高铁不断分流民航客源的现实环境下。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规范国内航司的退出机制,改变单纯依靠价格的同质化竞争,才是缓解“票价内卷”之道,毕竟有些航司自疫情开始至今仍在亏损,但竟然没有一家像国外航司一样破产停运。

这与国内航司的牌照价值不菲有关。由于民航局暂时不批准新的干线客运航司成立,已经成立的航司牌照价值就变得越发值钱。疫情期间也有航司运营异常困难,但最终都被地方政府或其他资本接手,比如青岛航空,瑞丽航空,龙江航空等。

而对于航司本身来说,以往依靠运力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式规模增长已不再适用,如何挖掘不同旅客的个性化、多样化出行需求,创新更丰富的航空产品供给,是每一家需要思考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