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海外市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连跌五周!空头翻倍加仓,美元指数会被压垮吗

第一财经 2023-04-19 07:34:50

作者:樊志菁    责编:葛唯尔

利率期货市场维持年内两次降息预期。

美元指数正在迎来近三年最长的周线下跌。虽然美联储并未作出任何暗示,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已经在为潜在的衰退和降息进行定价。衍生品市场上,做空美元的力量也在聚集,投资者与美联储又一次站在了天平的两边。不过在目前的美联储眼中,降息似乎依然遥不可及。

衰退和降息会来吗

在经历了18个月的牛市后,美元指数去年9月创下20年来的新高。随后由于通胀见顶,市场降低了对美国加息的预期,美元开始见顶回落。

3月以来,美元指数开启了新一轮跌势。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冲击了人们对金融系统的信心,而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多个部门出现松动,3月零售额超预期回落也让一季度末美国经济动能出现了放缓迹象。Refinitiv根据CFTC的持仓数据计算发现,自3月中旬以来,投机者对美元的空头头寸大约翻了一番,这表明对冲基金押注美元将进一步下跌。在截至4月10日的一周内,整体空头已经达到了107.3亿美元。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加息的累积效应继续释放,下半年经济压力将更加明显。他认为,上个月银行业动荡后,更严格的贷款标准将对未来GDP增长造成最大拖累。

近期公布的多家华尔街大行财报也发出了警告。摩根大通一季度信贷损失拨备为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56%,并预计将出现温和衰退。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有望预计将出现“轻度衰退”,“我们的研究团队继续预测,从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将出现浅度衰退。”他在电话会议上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衰退往往伴随着降息和美元走低,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间,美元指数区间最大跌幅均超过10%。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FedWatch工具,市场认为美联储在5月3日再加息25个基点,至5%-5.25%的可能性为86.1%。而美联储基金利率目标降至4.5%至4.75%之间,这意味着将有两次的降息空间。

除了自身原因之外,非美货币反弹预期也打压了美元。德意志银行首席策略师拉斯金(Alan Ruskin)表示:“美元经历了一段梦幻般的历程后开始转向。我们看到的对欧洲的悲观情绪正在消退,与此同时,其他货币也有自己的积极因素。”按照目前的市场定价,相对于美联储25个基点加息空间,欧央行、英国央行至少还会加息50个基点,而日本央行在新任行长植田和男上任后也可能放松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长期依赖,此前推高美元的息差预期将被打压。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特内特(Michael Hartnett)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甚至给出了美元指数将下跌20%的“惊人预测”。他给出的理由包括,美国预算赤字飙升、美国债务违约概率上升、美国银行业危机意味着美元的“避风港”地位下降等。

美联储依然是关键

如果美联储最终年内没有降息,那么有关大幅看跌美元的立场可能就站不住脚。事实上,目前美联储内部并未正式讨论过这点。

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表了强硬表态。美联储主席沃勒表示,他认为未来有必要继续加息,因为通胀仍然太高。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最近的通胀数据“与5月再次加息的趋势一致”。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也在本周二的最新讲话中呼吁提高利率以对抗通货膨胀,他表示不担心银行业危机,也不认为经济衰退会很快发生。

即使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最温和的委员之一,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在近日谈到了衰退风险的同时,也只是表示考虑暂停加息。

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Boris Schlossberg)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决定美元的关键因素包括美联储终端利率和紧缩周期会持续多久,现在看美联储可能还会加息一次,但利率可能会在这个水平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经济数据依然富有弹性,达不到美联储改变方向的条件。

近期通胀预期反弹也许会引发美联储的警觉。纽约联储最新消费者调查显示,1年期通胀预期上升0.5百分点,达到4.75%,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回升。无独有偶,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也显示,1年期通胀预期为4.6%,高于3月份预期的3.6%。

施罗斯伯格向记者表示,就算在会议纪要中谈到了衰退,他们也没有谈到降息,也许轻微的衰退并非不可接受,因为在不少美联储官员的眼中,通胀失控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更为深远。他进一步分析道,随着通胀降至5%左右,具备相对粘性特征的部分可能更具波动性,因此美联储不会轻易放松政策。对于美元而言,现在可能只是完成了对加息周期结束的调整,对降息的押注尚不具备条件。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