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和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联合颁证仪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由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α组件顺利通过IEC61215、IEC61730稳定性全体系的国内外双认证,并获颁了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的容量评估报告。
至此,纤纳光电成为全球首家同时获得国内外双认证和钙钛矿电站实证检测的机构。
IEC61215和IEC61730标准是光伏行业稳定性和安全性最重要的基础标准,涵盖湿冻、热循环、湿热、爬电、脉冲电压等近百项系列测试,依据该标准所颁发的认证是光伏组件进入国内外市场的必备通行证之一。
“过去,业内普遍认为钙钛矿材料较软,可能难以经受严苛的机械、湿热等挑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实际使用当中缺乏稳定性。这次认证证明了我们的太阳能电池已经满足在户外条件稳定使用的基本条件,我们掌握了打开钙钛矿产品稳定性的‘密码’。”纤纳光电两位联合创始人之一颜步一在颁证仪式上表示。
此前,另一资深钙钛矿业界人士也表示,只要钙钛矿能够通过 IEC61215,“对它的寿命就可以很有信心”。
据了解,申请IEC61215、IEC61730首要条件是拥有已实现批量化运行的组件产线。
2022年7月,纤纳光电首批α组件成功发货,发货数量为5000片,用于浙江省内工商业分布式钙钛矿电站。此次出货的α也是全球首款钙钛矿量产商用组件。
除了双认证外,纤纳还获得了全球首个钙钛矿分布式电站容量评估报告。该电站位于浙江衢州,装机容量97.2kW,目前已并网运行。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姚冀众称,证书和报告的颁发充分证明了钙钛矿光伏技术已成功跨越产业化的主要门槛,将开始下一阶段规模化实证应用的新征程。
此前在2022年10月,纤纳光电完成D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招银国际和杭开集团领投,资金主要用于钙钛矿前沿技术的开发和GW级产线扩建,加快布局钙钛矿产业化第二阶段。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光伏行业已进入中低速的增长阶段,2025年的市场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新增装机可能是没有增量的一年。
天合光能认为,尽管目前光伏主产业链各个环节盈利能力承压,但各环节目前已经触及价格的底部区间,终端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晶科能源表示,在平衡出货规模与盈利的前提下,预计第二季度光伏组件出货量为20GW至25GW。
蔚来广东换电县县通今日达成
东南亚已不再是中国光伏企业借以出口美国市场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