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充电桩概念股涨幅居前,截至发稿,通合科技大涨18%,盛弘股份涨超13%,欣锐科技、均胜电子、孚能科技涨超7%,金冠股份、伊戈尔、英可瑞等涨超5%。
充电桩板块利好消息不断
4月25日,特斯拉宣布,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面向其他部分非特斯拉新能源车辆试点开放充电网络,首批试点开放10座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面向37款非Tesla车型。试点开放120座目的地充电站,覆盖25个省份/直辖市。
4月24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研究并尽快明确2023年后车购税减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换电建设、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支持政策。
同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节假日期间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加大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补齐县城、乡镇建设短板,推动旅游景区及周边停车场充电设施建设。
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发布会上指出,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同时,加快实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充电桩或将迎来销量高增之年,关注两大投资主线
中信建投最新研报认为,2021~2022年为国内电动车销量增速最高的两年,而充电桩作为电动车后市场中的重要配套设施,将略晚于电动车迎来增速最高阶段,预计2023年将是充电桩销量高增之年,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公用充电桩增量达88、300.8万个,复合增速51%。高压快充+大电流水冷技术带动充电模块、充电枪/线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上升。
国联证券认为,加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现阶段行业的迫切需求。2023年以来,中国、欧洲、美国相继出台充电桩相关政策,进一步刺激需求,全球充电桩有望进入到加速建设阶段。建议关注两大投资主线: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线下出行需求反弹,带动充电桩建设需求与利用率提升,国内运营商有望迎接盈利拐点;出海量利齐升逻辑,部分已有海外订单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于海外需求兴起。
春秋电子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9.45亿元,同比增长21.11%;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90.05%。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行业整体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深度参与国际竞争的代表性行业。部分头部企业更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在技术工艺、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性等方面建立绝对优势,引领带动全球能源转型。
根据工作计划,预计10个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25万辆,建设充电桩超过 24 万个。
机构认为,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将显著提速,能源产业竞争格局面临重塑,看好固态电池板块事件催动下的主题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