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湖北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力,襄阳宜昌加速崛起

第一财经 2023-04-26 14:22:59 听新闻

作者:周芳    责编:杨志

湖北将大力发展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

从“四基地一枢纽”到“两圈两带一群”,从“一芯两带三区”到“一主两翼全域”,湖北先后提出多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在建设“先行区”的新任务中,湖北再次升级区域发展战略,将大力发展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三大都市圈。

4月25日,在《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上,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指出,湖北建设三大都市圈,既是着眼解决湖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实际,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都市圈发展、以都市圈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也顺应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普遍现象,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提升我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吸引力和推动力。

到2025年,三大都市圈引领的城镇化格局和区域经济布局基本形成,到2035年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其中,武汉都市圈以武鄂黄黄(武汉、鄂州、黄冈、黄石)为核心,将打造成为引领湖北、支撑中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重要增长极;襄阳都市圈(襄阳、随州、十堰、神农架)着眼增强都市圈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宜荆荆都市圈(宜昌、荆门、荆州)则强化面向渝东、湘西、鄂西北的区域辐射势能。

武汉都市圈对内将发展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1小时通勤圈”;对外要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特别是要用好花湖机场,与天河机场联动发展,实现国际航空客货“一日达全国、隔夜达全球”。武汉新城建设方面,目标是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00万~220万人,建设成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成为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支撑长江中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极核。

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大幅提升了宜昌、襄阳两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

襄阳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四大城市群”的中心,是联通南北的重要通道。“十四五”期间,襄阳要谋划实施铁、水、公、空交通项目200个,总投资1910亿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力争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降至11.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依托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襄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5%,经济总量达到80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前列;到2035年,经济总量突破1.6万亿元,迈入Ⅰ型大城市行列。

而宜荆荆都市圈则紧扼长江咽喉,肩挑武汉和成渝两大都市(经济)圈。未来,这里将成为湖北区位优势最明显、人口资源承载力最强、产业基础最牢的区域之一,具备“千万级人口、万亿级GDP、70%城镇化率”的潜力。

与武汉、襄阳都市圈的单极圈层结构不同,宜荆荆都市圈是沿廊道组团串珠式发展,对三地发展协同性要求更加突出。

宜荆荆都市圈将加快实施沿江高铁、荆荆高铁、呼南高铁、当枝松高速等项目,力争早日实现“中心城市30分钟轨道通达”“毗邻县市1小时内高速通达”和“所有乡镇30分钟上高速”目标;着力培育国家级“宜荆荆”磷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和核心基地,共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和“宜荆荆”科创大走廊;力争到2027年,“当枝松宜”百强县市聚集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宜都、枝江进入全国千亿50强,当阳、松滋跻身全国百强县市。

据湖北省发改委介绍,围绕交通、科技、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推动,2023年三大都市圈共确立了520项年度重点工作。未来三大都市圈将持续做强都市圈核心区和中心城市,形成大中小协同联动、组团发展的格局。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