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医疗机构检出的新冠阳性感染者中,有发现“二阳”的。一些人也在担忧第二波感染高峰是否快来了。而二次感染的概率究竟会有多高?
5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了一篇题为《预先计划的研究:奥密克戎变异株再次感染的相关因素——中国广东省,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的研究。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广东省观察到新冠再次感染情况。该研究调查了广东省的新冠病毒再次感染率和相关因素。研究的作者来自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广州疾控、中山疾控、深圳福田疾控等单位。
该研究估计,初次感染原始毒株的再感染发生率为50.0%,阿尔法或德尔塔变异株的再感染发生率为35.2%,奥密克戎的再感染发生率为18.4%;奥密克戎初次感染后3-6个月内的再感染发生率为4.0%。此外,94.2%的再感染病例是有症状的,而只有7.7%的人需要就医。
回看这项研究,主要纳入的是广东省病例,这些病例从2020年开始初步确诊过新冠肺炎并得到康复的。研究共纳入了368名参与者,年龄从1岁到85岁不等。参与者根据初次感染类型进行分类,其中68人感染过原始毒株、88人感染过阿尔法或德尔塔、212人感染过奥密克戎。
在这项研究中,新冠再感染被定义为在初次感染开始或收集第一个阳性标本后90天以上发生的感染。可能的病例被定义为自2022年12月以来没有新冠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但至少满足以下两种情况之一的人:一是急性的咳嗽发作或恶化,嗅觉或味觉丧失等;二是有以下至少两种症状或体征的急性发作或恶化:发烧、疲劳、鼻塞、流鼻涕、喉咙痛、肌痛、腹泻或结膜炎。确诊病例被确定为新冠核酸或抗原检测呈阳性的病例。
这项研究观察到共有104例被确定为新冠再感染,包括70例确诊病例和34例可能病例,新冠再感染的总发病率估计为28.3%。所有的再次感染都是在2022年12月开始的第一波广泛社区传播中发现的。
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过奥密克戎个体的再感染率显著低于感染过奥密克戎之前的变异株。大多数再次感染病例都有症状,但只有一小部分需要医疗干预。奥密克戎变异株初次感染后3至6个月内再次感染的风险较低。在首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6个多月后,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明显增加。预计在未来3至6个月内,疫情水平将保持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免疫力的下降,感染的风险可能会增加。病毒突变是再次感染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它会使先前建立的获得性免疫力对新变异株无效。另外,医护人员的再次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疫情期间职业暴露的增加可能是一个促成因素。
这项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症状的再感染不易被发现,有可能导致再次感染发生率存在低估。
该研究亦表示,至少在未来三个月内,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广东省引发大规模疫情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尽管如此,对新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仍需保持监测,进行基于人群的常规抗体水平调查仍然至关重要。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962亿元,同比多增679亿元,连续6个月正增长。
截至今年3月底,广东省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21.96万户,数量稳居中国第一;今年一季度广东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620户,同比增长17.06%。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从地市来看,作为“直筒子市”的东莞入选数量最多,达到26个,超1/4,其中前十强东莞占7个。
通过向主平台园区属地开发公司注入资金资产超4.4亿元,有效提升其融资和开发运营能力,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主平台建设,形成“财政引导、多元参与”的良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