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4月24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行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一季度,全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6.32万套、服务机器人194万套,累计增长31.1%和10.8%;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广东推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实施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11项举措,帮助企业增强信心。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增长5.5%,好于预期。第一季度,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2024年全年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
在部分企业抢出口、“两新”政策再加码的支撑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成为支撑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合计贡献了规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
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4%,汽车制造业增长12.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6%。一季度,广东还迎来全省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正式投产。
目前广东仅有清远实行生育津贴直接发个人。
目前我国海洋领域传统产业占比仍较高,亟须通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打通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堵点和瘀点,因地制宜打造不同层级和规模的现代化海洋产业集群。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庄乐从称,广东已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截至目前,广东今年已有4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省级批复。
2025年,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