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5月18日)宣布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先导计划)。16间来自金融、支付和科技界的入选公司(详见附件)将于今年内进行首轮试验,深入研究“数码港元”在六个范畴的潜在用例,包括全面支付、可编程支付、离线支付、代币化存款、第三代互联网(Web3)交易结算和代币化资产结算。
金管局正以三轨道方式为未来可能推出零售层面央行数码货币(即“数码港元”)作出准备。先导计划为第二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管局会于先导计划中与不同持份者紧密合作,并进行一系列试验,共同探索“数码港元”的应用场景及有关的执行和设计事宜。透过反复试验,金管局可从每个试验的结果汲取实际经验,完善可能落实“数码港元”的方式。金管局目前尚未就会否正式推出“数码港元”作出决定。
16间入选公司的高层代表出席了先导计划的启动仪式。活动期间,入选公司展示了其建议用例的要点。金管局会在未来数月与入选公司紧密合作,以进行试验并监察其进度。金管局期望于香港金融科技周2023与公众分享从试验汲取的经验,但各项试验的实际所得或会随时间而有所改变。金管局亦预期将于未来与业界联手进行更多轮试验。
为促进政府、业界和学术界在央行数码货币(CBDC)研究方面的合作,金管局计划成立CBDC专家小组。专家小组将由本地大学的顶尖学者组成,他们会提供宝贵意见,以支持香港继续探索CBDC的主要政策和技术事宜,例如私隐保障、网络安全和互联互通。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虽然金管局未决定会否或何时推出'数码港元',但我们很高兴能启动'数码港元'先导计划。这是金管局与业界联手探索创新用例的良机,也为将来可能推出'数码港元'作好准备。我们感谢业界积极参与试验,并期待试验成果。我们亦乐见多位学术界专家参与CBDC研究。透过促成政府、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我们希望研究和发展工作能与时俱进,并能将其所得转化成切实的商机。”
上海与香港并非竞争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协同共进的命运共同体,上海更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坚强后盾与重要补充。
李家超表示,国际资本及大型金融机构会更重视香港,通过香港的开放平台开拓内地市场,避开美国风险。
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枢纽,正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
南沙往香港7班次,最早、最晚始发时间分别为7:26和20:34;香港往南沙5班次,最早、最晚始发时间分别为8:23和20:00。
在香港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第一财经记者选择了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通信半导体这些香港重点扶持的领域,来观察香港新型工业化如何落地,香港希望拥有一定高端制造业话语权的雄心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