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如火如荼,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引擎,无论是社会与产业还是企业与组织,均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企业如何在数字化浪潮中把握领先优势,机构如何挖掘数字中国核心资产?来自数字经济产业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买卖方机构各有不同见解。
在5月17日举行的“第一财经数字中国行华东站”论坛上,第一财经与可可资本管理合伙人、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基金合伙人王岩,东吴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传媒与海外行业首席分析师张良卫,创梦天地副总裁王习,汉得信息董秘黄耿,智云健康高级投资者关系总监刘梦雅,云通数科创始人、上海大学副教授巫景飞就数字经济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数字经济投资逻辑应紧抓“硬科技”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培育了大量优质的数字经济相关投资标的,如何理解该赛道的投资逻辑?对此,王岩表示,以多年从事投资一线的经验来看,没有特别地把数字经济作为一个热点和话题,因为本身一直就在数字经济领域内从事投资和实践。
就数字经济投资逻辑来讲,王岩认为,更应该关注技术创新层面,尤其是“硬科技”领域,只有找到技术的切入点,才能带来最强的确定性。
以数据要素为例,算法时代的行业逻辑与算力时代相差甚远,而目前很多项目已经从算法环节迈入算力环节。在算力层面的硬科技底层创新,会让企业快速拉开差距。最近ChatGPT特别火爆,中国推出那么多“大模型”谁能胜出,最终可能是底层芯片的PK。目前来看,大模型也好,AI算力也好,都离不开芯片,从全世界看英伟达的市场占比较高,希望国内企业能尽快推出一些案例,成就中国的“英伟达”。
“AI+”玩法引领投资方向
张良卫认为,生产力工具的变革将会体现在两个方面:收入的直接提升,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降本增效。同时,技术的变革将会带来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产业格局的变化。
他表示,对于大多数行业来讲,AI是机遇与挑战并存,AI卷着全行业往前走,2023年国内AI应用有望发芽,尤其是生成式AI,在游戏、图片/视频、营销、电商中将会带来巨大变革。“在真正的产业趋势面前,不缺催化、不愁空间、不惧回调。”
具体来看,影视行业的综合文本、音频和视频,是生成式AI的优质落地场景。广告主预算的迁移将会直接利好下游广告平台及其广告产业链,用户流量/时长增加的广告平台,未来将会获得更多的广告预算,初期返点也将提升,广告产业链将受益。电商更是个资金量和数据量都十分庞大的行业,市场空间虽大但已进入极度内卷状态,张良卫判断AI技术可以有效缓解行业内卷,带来新增量和存量的重新分配,从而产生投资机会。
游戏借助AI技术,可以解决人效的天花板,解决“成本、质量、速度”的不可能三角。只有AI技术才能助力游戏股估值的突破,张良卫认为,随着生成式AI全面赋能游戏,短期有望兑现一波科技红利。
聚焦应用场景或是王道
近几个月来,各种AI大模型纷纷发布,行业进入“百模大战”,AI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发展非常迅速。
巫景飞认为,“百模大战”是因为大家都在搞大模型,它将会带来头部企业之间的高度PK,大模型应该会越来越开放,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其中有两点机会:第一个就是细分行业,大模型一定要叠加细分领域的知识,深耕某一个细分行业;第二个是垂直场景,利用大模型给的机会,快速把自己的商业模式做一些调整,对创业者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百模大战”对大厂是不干不行,竞争也很激烈,但对创业公司而言反而充满机遇。
在医疗领域,刘梦雅认为,医疗数据整体的合规性、安全性同其他的消费类型数据差异很大,数据对于整个AI医疗都是必须关注的核心。由于医疗是有伦理性的,所以医疗AI可能没有办法直接做出决策,它的定位是辅助医生来做出决策。当AI积累了足够大量的数据之后,可以大幅度降低容错率,从而做出相对精准的辅助决策。
“接下来应该关注的还是应用场景,因为如果找不到好的应用场景,商业价值就没法变现。对于企业级的应用来讲,其实不太需要大模型这么大的能力,且更希望这个大模型是私有的,而非通用级别的。”黄耿表示,“在B端的应用,未来的企业级私有大模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王习则预计,未来在很多领域,大模型一定是运用非常广泛的。如果AI是一个非常先进的发动机的话,它需要有一个非常强硬的底盘去搭载发动机,类似Midjourney搭载在discord上面。
千问3是“混合推理模型”,“快思考”与“慢思考”集成进同一个模型,对简单需求可低算力“秒回”答案,对复杂问题可多步骤“深度思考”,节省算力消耗。
夸克AI超级框发布新版AI相机;阶跃星辰开源图像编辑模型Step1X-Edit;清华成立人工智能医院 将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闭环;东软集团与同济大学共建未来车载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
腾讯混元3D生成模型发布2.5版本新模型;小鹏自研通用模型今年或对公众开放;OpenAI重组为营利性公司的目标遇阻。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称,小鹏汽车已在“物理世界AI”取得了突破,并研发“AI 大脑”、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等。
针对开发者面临的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工程门槛高等问题,Genie Studio推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仿真评测、模型推理”四大核心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