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2日,在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生物医药与健康分论坛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全国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主要是奥密克戎XBB系列毒株引发的,4月中旬起峰,5月底会出现一个波峰,感染人数将达到约4000万/周,高峰发生在6月底,将达到6500万/周。
“(防疫)不能一劳永逸,因为它(新冠病毒)变得太快。”钟南山表示,奥密克戎感染致死的原因并不是单纯的重症肺炎死亡,现在的死亡常常是新冠病毒引起基础病加重,如心脏病、神经系统病、肾脏病等这些疾病加重了死亡。对于有基础病的人群,预防感染极为重要。
钟南山表示,接种灭活疫苗或亚单位蛋白疫苗,加上一次感染这种混合免疫后六个月内,对奥密克戎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面对可能到来的XBB感染小波峰,对有基础疾病、免疫低下及老年人群体,需要注射新的疫苗,以此来预防感染。对于弱势群体,及时注射覆盖XBB病毒株的疫苗可减少额外死亡。
钟南山表示,混合免疫后,可以选择二价、多价mRNA或者亚单位蛋白疫苗进行接种。“国内正在研发的多价mRNA疫苗、亚单位蛋白疫苗即将通过评审上市。”【钟南山相关举例见下图,拍摄:记者王珍】
在这次论坛上,钟南山表示,研发针对XBB变异株有更好保护能力的疫苗非常重要。他透露,目前已经有两种针对XBB的疫苗被初步批准,还有三四种很快能被批准。“研究更加有效的疫苗,我们是能走在国际前面的。”
今年5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咨询小组对今年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更新作出建议,提出新的疫苗应主要针对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变异株XBB。
值得一提的是,5月17日,威斯克生物宣布,其与川大华西医院合作开发的针对最新流行XBB等新冠变异株研发的两个产品,即重组双价新冠病毒蛋白疫苗(Sf9细胞)与重组三价新冠病毒三聚体蛋白疫苗(Sf9细胞),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将尽快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研究,以尽早将这两款新型疫苗投入市场,用于当前XBB等变异株新冠病毒的感染预防,这两款疫苗也是在全球率先进入临床试验的针对XBB等变异株的新冠疫苗。
康希诺公告,公司与阿斯利康签署了《产品供应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将向阿斯利康提供合同开发和生产服务以支持其mRNA疫苗项目。
成都威斯克重组三价新冠病毒(XBB+BA.5+Delta变异株)三聚体蛋白疫苗或将最早于8月至9月份投入市场。
截至发稿,康希诺涨超7%,万泰生物、康泰生物、金迪克、沃森生物等涨幅居前。
在新型疫苗研发以及发展中国家市场增长的推动下,全球疫苗市场到2030年预计将达1292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M72 Ⅲ期临床试验的总费用预计需要5.5亿美元,惠康基金会将为此提供最高1.5亿美元资助,盖茨基金会将资助其余4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