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疫苗厂商BioNTech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首次在德国本土因副作用而遭到疫苗接种者的起诉。代表原告的两家律所已向BioNTech提起赔偿,要求赔偿总金额高达100万欧元。这也是自新冠大流行以来,有关新冠疫苗副作用涉及金额最大的赔偿案件。
根据德国汉堡地方法院消息,原告称接种疫苗后引起包括心律失常和脑雾等症状,还出现上半身疼痛、四肢肿胀、疲劳和睡眠障碍等症状,认为对健康造成长久的损害。
不过,这些损害是否为接种疫苗导致可能很难有明确证据,因为新冠感染后,同样会出现以上“后遗症”。
本周一,BioNTech将与代表起诉方的一名中年医务人员就该案在德国进行首次法庭听证会。这名医务人员要求BioNTech赔偿15万欧元,以补偿接种疫苗后导致的身体损伤。
BioNTech公司已经公开表示,对于案件被驳回有信心。“对疫苗安全性的持续监测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接种了超过26亿剂新冠疫苗之后,除了已经在相应产品信息中列出的副作用,我们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其他潜在的副作用。”BioNTech表示。
目前全球已有15亿人口接种了这种新冠疫苗,其中包括德国的6400万人口。该公司还补充称,原告及其律师未能证明“不良事件与疫苗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称该诉讼“毫无根据”。
欧洲药监局也公开表示,BioNTech的疫苗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多的疫苗,并称“它是安全的”,挽救了近2000万人的生命。
周一美股开盘前,BioNTech股价未受到这一负面消息的影响。业内预计这起案件对BioNTech公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限,因为欧盟的法律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疫苗制造商在造成不可预见的副作用时免于承担法律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向德国汉堡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的两家律师事务所中的一家是总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知名律师事务所Rogert & Ulbrich。这家律所的合伙人Tobias Ulbrich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抨击疫苗制造商,声称血液测试表明一些人接种疫苗后患有“疫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这些言论已经被科学家反驳。
另一家律所是总部位于威斯巴登的Cäsar-Preller,该公司曾成功地在大众汽车的柴油排放丑闻中为消费者赢得损害赔偿。
BioNTech公司总部位于德国美因茨。在德国接种的超过2亿剂新冠疫苗中,近四分之三是由BioNTech与辉瑞公司合作生产的。
mRNA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前已经被经同行评审的研究验证。数据表明,新冠疫苗接种的副作用很少见,尽管确实存在,包括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心肌炎等症状,其中心肌炎主要针对年轻男性。
业内认为,通常情况下药物获得监管批准后出现意外副作用的情况很少见。但由于疫苗在大流行期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发,潜在的罕见副作用可能不像在传统的长期试验中那样容易被发现。
不过在这起诉讼案中原告提出的包括脑雾和心律失常等疫苗接种后的症状,与新冠感染后的持续症状类似,这些症状也被称为“长新冠”。因此,这些症状究竟是否是因为接种疫苗导致的,还是因为感染新冠而产生的“后遗症”,还需要通过更多医学科学证据来评估。
该公司第二季度净亏损为3.8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8亿欧元净亏损大幅收窄。
据悉,李嘉强曾在美国创办过四家生物科技公司,均已出售。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强新科技是一家不包含任何海外投资人的中国创新药企,尚未对外公开融资。
养老计划参与者担心,大型机构投资者仍将获得最好的产品,其他人仍将只剩下点“残羹”。
在全球健康融资艰难的背景下,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日前成功筹集到超90亿美元的资金。
新发传染病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AMR),已成为全球健康领域的主要威胁,二者均与人畜共患病密不可分,而要有效防控这类疾病需克服两个挑战,即跨部门协作不足和创新成果推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