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国外媒体报道阿斯利康已经制定拆分中国业务并拟在香港单独上市的计划,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6月19日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谣言!”
英国《金融时报》6月18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报道称,阿斯利康几个月前开始与投行讨论拆分中国业务的想法,但强调“拆分可能最终不会发生”。
阿斯利康是英国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达1830亿英镑。中国是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阿斯利康也是中国业务规模最为庞大的海外制药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创造了约16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阿斯利康通过中国的生产供应基地,向约70个全球市场供应药物。今年3月,阿斯利康正式启动青岛工厂建设,并称将对无锡、泰州两大现有生产基地继续扩大投资。
在华发展30年来,阿斯利康非常重视中国本土化,并于2017年与中国基金成立研发合资企业迪哲药业,将其中国创新中心(ICC)独立出来。2021年12月,迪哲医药实现科创板上市。
阿斯利康还表示有兴趣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交易。今年3月,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苏博科(Pascal Soriot)访问中国,他表示,该公司对收购中国企业“不设限制”。
今年5月,阿斯利康与上海礼新医药签署了一项价值高达6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以获得一种潜在抗癌药物的全球许可。此外,阿斯利康还与中国合作伙伴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销售一种降低胆固醇的中药。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由吸烟、污染和不当饮食引起的疾病,这使得中国成为对众多跨国制药公司极具吸引力的市场。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快了创新疗法的审批程序,试图鼓励制药商扩大业务范围,而不仅仅是在中国提供老药或仿制药。
特泽利尤单抗的积极数据将使阿斯利康向五官科治疗领域延伸,并从传统化药向生物药、从普药向特药迈进。
不同上次收购的是中国本土创新药企,这次收购的是美国一家生物药企中国业务。
随着阿斯利康对“走私案”风波正面回应、对长达3年的“骗保案”风波正面回应,笼罩在阿斯利康头上延宕数年、接二连三的两起风波,来到了终章。
2024年大型制药公司的授权交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中国,促进授权交易快速增长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市场提供了关于新药研发大量试验的早期数据。
阿斯利康因涉嫌未缴纳价值90万美元药品的进口税而受到调查,这可能导致公司最终被判缴纳该金额的1至5倍罚款,总额最高达4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