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高层再定调!这个方向迎来利好

2023-07-21 10:37:54

作者:付一夫    责编:高雅馨

大V有话说 | 得益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平台”,可以极大地突破传统意义上“平台”所面临的地域、时间、交易规模、信息沟通等诸多方面的约束,继而获得全新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

最近,关于平台经济的消息着实不少。

7月5日,浙江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创新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规则体系、监管体系等方面为平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7月7日,管理层宣布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71.23亿元,并指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

7月12日,平台企业座谈会召开,总理在会上肯定了平台企业的积极作用,“平台经济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应运而生,为扩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间,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渠道,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新支撑,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并鼓励平台企业接下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相信所有人从中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暖风”的扑面而来,这也标志着平台经济的发展步入了崭新的阶段。而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有必要重新认识平台经济。

1

所谓“平台经济”,是指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多元化需求为核心,全面整合产业链、融合价值链、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在平台上,聚集了海量且多门类的主体,彼此分工合理明确,都可以在平台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协作共赢,从而达到平台价值、客户价值和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还能进一步聚集人气,扩大用户规模,并且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社会的运行效率。

一言以蔽之,得益于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为核心的“平台”,可以极大地突破传统意义上“平台”所面临的地域、时间、交易规模、信息沟通等诸多方面的约束,继而获得全新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

近些年,我国平台经济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广泛渗透到社交、零售、出行、支付、资讯等各个领域,并诞生了多个巨头和超级“独角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平台企业已成为我国创新创业的排头兵和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他们改变了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与消费体验,重构了商业生态,并且深刻推动了生产、流通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

不仅如此,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平台经济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助力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

其一,可以为传统产业赋能,提质降本。

平台经济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通过发掘信息的交互价值、重塑商业模式、促进新科技成果转化,在形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能对相关实体产业起到带动和激活效应,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在工业领域,以“产业+互联网”为特色的平台经济,可以优化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配置,为终端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并解决中间环节和资源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产业运营效率,降低客户综合成本。

其二,可以刺激消费,推动内需的扩大。

在平台经济的新业态下,消费市场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与信用不足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有效克服;而社交平台对人与人之间信息流动的促进,电商及支付平台对用户选择购买商品全过程的便利,都会更加高效快捷地促成交易,助力消费升级。具体实践中,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提升、网民规模持续扩大、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日益完善等多重因素的支撑下,基于平台经济的线上消费正如火如荼,就连偏远地区都能通过各种电商平台完成购物,平台经济对消费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

其三,可以有效拉动就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如网约车、电商购物、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等,由此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人都步入到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网络主播等新职业的阵营当中,这些人往往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入行门槛相对较低,为整个就业市场提供了一个全新且重要的补充。

值得一提的是,三年疫情期间,以线上为代表的各项新型消费业态,凭借着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高效连接广大用户和产品、重构“人货场”、减少供需之间信息不对称、提供更炫酷的购物体验与即时互动等优势,不仅大大降低了经营者销售和消费者购买之间的成本,还有效促进了生产、流通、经营等各个环节运行的提质增效降本,为消费市场的复苏和复工复查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而新型消费恰恰是典型的平台经济业态,这也足以凸显出平台经济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正因如此,国家长期对于平台经济的发展都持肯定态度,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频频出台政策文件来予以支持。

2

然而,在平台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很多负面现象。

比如,部分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以及大数据杀熟、未依法申报实施经营者集中等涉嫌垄断的问题,同时还有数据安全、信息系统稳定等隐患的客观存在。而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同样会反过来制约平台经济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这些平台经济暴露出的问题并非我国独有,此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类似的状况,正因如此,如何让平台经济扬长避短并且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已然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就我国而言,近年来针对平台经济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侵害用户个人隐私等方面存在的乱象,我国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过程中,管理层对于平台经济的定调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不难发现,从“加强”和“强化”,到“设置红绿灯”,再到“支持”、“推动”、“鼓励”,传递的信号越来越积极。客观来看,虽然经历过不适应的阵痛,也遭受过社会在口碑上的质疑,但随着集中整改的趋于完成,平台经济已然面貌一新,其创新性、开放性以及对宏观经济的支撑性亦是持续提升。

其实就互联网产业政策而言,反垄断和防止资本野蛮扩张依旧是常态化监管重点,但对互联网平台公司而言,红线已经明确,只要合规经营便可有效规避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市场的边际影响已趋于消退。更何况,作为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究与探索离不开平台企业,商业化的开发与应用亦是离不开平台企业。而官方关于平台经济表述口径的调整,以及近期的一系列消息,既是对平台经济的肯定和正名,又给行业未来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

正因如此,站在当下,我们需要对平台经济形成新的共识,那就是平台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平台企业将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继续做出新的贡献,前景可期。

基于上述种种,我们认为平台经济正在迎来不错的投资机会。除了电商、社交等领域各自的巨头之外,建议投资者还可以关注产业链上游的硬件设备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软件支撑,产业链下游的各类应用场景,以及其他数字经济题材下的各个细分领域,或许能有较好的收获。

 

(付一夫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