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
截至2022年底,天津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646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十二。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995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十八;专项债务余额6651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五。
投向
新发行专项债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新增专项债,另一部分用于偿还到期的专项债券本金,即再融资专项债。
2019年到2022年,天津市再融资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占所有专项债券的比重从13%上升至36%。全国同期再融资专项债券的占比从13%上升至21%。
2017年,天津市新增专项债券中,63%投向土地储备,占比最高,保障性安居工程(27%)占比第二,之后是社会事业(6%)和市政和产业园(4%)。
2022年,天津市新增专项债券中,30%投向市政和产业园(30%),占比最高,其次是社会事业(22%)、保障性安居工程(15%)和生态环保(10%)。
与全国整体情况相比,2022年天津市再融资专项债券的占比较高。在新增专项债中,用于市政和产业园、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生态环保领域的占比均更高,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占比较低。
收益
2017~2022年天津市在生态环保、市政和产业园、社会事业、农林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这六个领域的收益率均高于全国平均。
以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为例,天津市收费公路的通行费收入逐年上升(剔除2020年疫情的影响),显示其偿还该领域债务的能力在提高。
与此同时,天津市收费公路债务余额与通行费收入的比值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剔除疫情影响)。2021年该比值为9.5,意味着天津市收费公路上每1亿元通行费对应着9.5亿元的债务余额。
注释:债务余额指收费公路建设中举借银行贷款和其他债务(如发行债券、对外借款)所形成的债务性资金,尚待偿还。
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陆续推出系列地方债解读分析。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宁桦解债”。
随着前期2万亿元化债额度发行近尾声,在中央部署下,以及应对关税战冲击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专家普遍认为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将提速。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到2027年,在GPU、AI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装备等领域,攻克50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20项重点新产品。
为何今年一季度地方借钱规模大增?这笔资金究竟花在哪儿了?它对经济等产生哪些影响?后续地方发债形势如何?
湖南省发布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实施方案,专项债自发自审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