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科创Z世代》第三位Z世代的故事。
余昊源,1997年出生,星墨StarryInk创始人 CEO
星墨聚焦创意文具行业,希望通过笔墨和色彩传递治愈感和创造力
余昊源的公司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一栋写字楼里,全公司其实只有一间办公室,但是当你走进这个不大的空间,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这里的老板和员工非常年轻,而且他们的生意也一定是属于年轻人的生意,因为这里不仅仅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办公、研发、销售,甚至网店产品拍照都在一起,更是因为这里无处不散发着属于Z世代的那份自在、不羁,又高度崇尚实用、简单,还混杂着那么一点点混乱。我们就在这种独特的气息中,开始走进了余昊源和星墨的世界。
余昊源
科创Z世代第3位嘉宾
星墨StarryInk创始人 CEO
不守“规矩”的学生
跟余昊源聊天,有一种奇怪的矛盾感。明明坐在你对面的是一位斯文、安静的江南男生,但是他平和地跟你讲述的,却时常是一些在大多数人看来不守“规矩”、“离经叛道”的故事。
从初中刚刚接触化学开始,余昊源就表现出了对这门科学的强烈兴趣,直到今天家里还保存着他初中痴迷各种实验的记录和数据。就在同龄人疯狂迷恋电子产品的时候,他把自己的热情都给了化学。在他的房间里有一个硕大的柜子是专门用来摆放试剂和原料的,那些五颜六色的瓶瓶罐罐和绚烂的化学反应就是余昊源的世外桃源。而现在回想起来,这无疑是不符合正常实验室规范且危险的,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这绝不应该被鼓励和提倡。不仅如此,升入高中后,余昊源自己申请成立了一个社团,用学校里边的试剂和原料做硝化纤维实验,在他眼里硝化纤维的制备过程特别酷,可以在手心里有一团火烧起来。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之前很多年和之后很多年的同学们都没有被学校允许自己去实验室做硝化纤维实验,因为被称为火棉的硝化纤维爆炸威力是黑火药的2-3倍。他曾经多次被叫到校长室,校长和教导主任非常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余,你这些东西留到大学之后再搞,好不好?”,他说好,然后真的一上大学就开始搞这些东西了。
人会迷恋不必要的精致
余昊源的创业之路起源于大一,那时候他参加的社团鼓励学生摆摊推销自己的手工艺品,比如十字绣、中国结等等。因为高中就研究过墨水,所以他就把染料加金粉做成了亮闪闪的墨水,非常好看,300多个人参加的社团活动,当场就有30多位同学购买了他的墨水,赚了600块钱。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意识到研制墨水不仅仅是他的个人爱好了,它还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同龄人。于是,他就跟舍友和高中好友一起,用自己的全部压岁钱一万多元购买了原料、瓶子和包装盒,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开出了一家淘宝店,开店的第一周就门庭若市,最高的时候一天能卖掉三四百瓶墨水,有7000多块钱的销售,这对于毫无商业经验的余昊源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星墨,就这么横空出世了。
余昊源和他的墨水们
当被问到在今天这个敲击键盘的时代,书写已经是个不大的市场,他的星墨能走多远的时候,余昊源给出了一个非常浪漫而温暖的回答。在他看来,尽管大家都觉得无纸化是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当你真的坐下来写字的时候,那个时刻你的注意力是在笔上面的,你的心也是在笔上面的。有一个小的比喻叫手机是我们眼睛和耳朵的延伸,它是一个外置器官,那么笔和纸就是我们心灵的延伸,它是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内心的工具。而星墨就在做这样的小工具,你落笔的时候那些曼妙的变色,那些仿佛会讲故事的颜色的搭配,你在纸张上面感觉到的不同力道,它的顿捺感,它的笔画边缘和中间的差异等等,都会让你平静下来,变成一个非常愉快的人。
人会迷恋不必要的精致。这是整个谈话中余昊源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这种不必要的精致是一种共通的感官,是所有人类一眼就可以把握的信息,它能够传递出很多除了美观以外潜在的含义,比如治愈。在余昊源的愿景里,星墨未来也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而是一直有固定的使用者,并成为这部分人群一直喜欢的品牌,他想传递的治愈就是这样一种稳定的舒服。而除此之外,在这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余昊源还有一个非常大的梦想。
冷萃墨水“玫瑰”开发过程中
不同玫瑰花瓣的萃取测试
三代人的荣耀
星墨的研发、销售在上海,需要用到检测实验的时候他还会回到母校上海理工大学的理科实验中心。墨水的批量生产主要在苏州,之所以把生产线放到了苏州,是因为余昊源父亲有自己的电子加工厂,为了节省成本,他选择了和家里分摊生产车间的费用。在余昊源的印象里,父亲是一位采购和供应链专家,虽然父亲从来不跟他聊工作,但他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能感受到父亲始终在钻研,比如吸尘器里边一个注塑的材料,它用的是多少的料,PP和回料(聚丙稀再生料)的比例是多少等等。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父亲那种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非常了解的专业感。而爸爸这种钻研的精神是受到爷爷的影响。爷爷是一位在60多年前就留学德国的电气工程师,很多人告诉他,爷爷甚至可以说是苏州第一个做出来无刷吸尘器电机的人。余昊源觉得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做的事情必须是手上看得见摸得着,是靠你的技术去争取价值,而不是靠广告或者是噱头。
虽然创业之路或多或少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但是在余昊源看来,自己和父亲、爷爷三代人的创业还是有很多的区别,而身为Z世代,最幸福的就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有天赋的事,并且把它发挥到极致。
就在接受我们采访的前一天,余昊源应邀去了杭州非常有名的文二路上的博库书店,当他把带来的20多箱货品逐一摆出来的时候,一位经验丰富的文具前辈情不自禁地说:真的太漂亮了,我们要给它配个灯,把它打得亮亮的。那一刻,余昊源觉得非常幸福,来自同行的认可是一件让他感到无比骄傲的事情,这既是对星墨的肯定,更是对他执着追求的那份治愈心灵的精致的褒奖。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大却被学霸“吊打”。在大学里,他两次创业,说不上成功;可是在遇到一份“有钱又很闲”的工作时,他又没有选择。从一架回到家乡的飞机上,他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这是《科创Z世代》第11位Z世代的故事,一个曾经迷茫的90后CEO如何一步步成为无代码系统搭建平台的青年先锋。
复旦科创母基金不投资具体项目,是一种专门投资“子基金”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