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及时分批出台储备政策,下半年经济工作看点有哪些

第一财经 2023-08-06 21:43:02

作者:祝嫣然    责编:计亚

在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加强政策储备,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复苏动能趋弱,推动经济整体回升,亟须稳增长政策加力提效。尤其是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后,市场对稳增长政策的期待渐高。

政治局会议明确,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发改委、财政部、央行、工信部等部门密集部署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谋划出台了一批新的政策,并加强政策储备,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综合司司长袁达日前表示,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组织实施好阶段性政策的延续工作,将持续谋划研究一批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储备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分批出台实施。

财政部透露将于近期公布税费优惠政策后续安排,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增收扩消费等方面,积极谋划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今年以来,各部门加大宏观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政策靠前协同发力,系统打出一套“组合拳”,有效应对了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不利影响加大、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叠加等困难挑战,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近期一些实物量指标增速加快,比如,7月份全国统调发电量同比增长5.9%,较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也有所好转,制造业PMI已连续2个月回升。随着“组合拳”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下半年经济将在上半年持续恢复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袁达认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部分领域存在风险隐患,这些都对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协同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袁达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持续谋划研究一批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储备政策,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二是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三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五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六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在积极扩大国内需求方面,他介绍,实施好恢复和扩大消费的系列政策,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大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延续实施支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促进二手车消费等阶段性政策。同时,在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加强政策储备,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目前国家出台了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扩内需促消费在内的众多政策措施,对中国经济恢复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相关政策是否得到真正落实,要破除阻碍人员流动、商品流动、服务流动和资金流动中的障碍,从而提振市场信心,全面促进经济发展。

将公布税费优惠政策后续安排

税费优惠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是直接有效和公平的惠企政策。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279亿元,有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十项税费优惠政策作出部署安排,对其中四项阶段性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并统一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包括将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范围,由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调整为不超过200万元;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地方“六税两费”,由授权地方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调整为统一减半征收;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应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从事个体经营的,依次扣减增值税等税费的限额,由每户每年1.2万元调整为每户每年2万元。

其他六项阶段性政策也延续执行至2027年底,包括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小额贷款利息收入税收优惠、对小微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担保及再担保的增值税优惠、对小微企业借款合同的印花税优惠、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创业投资税收优惠。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告诉第一财经,延续及优化对于小微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当前稳经济及保就业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政策延续至2027年,对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由于中小微企业以民营经济居多,优惠政策对于稳定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将会发挥作用,释放积极信号,助力需求侧及供给侧双向发力,拉动下半年的经济持续增长。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魏岩表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国内需求仍然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将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还将在近期公布税费优惠政策后续安排,稳定预期、提振信心。聚焦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链、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增收扩消费等方面,积极谋划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税费优惠政策,着力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

近年来我国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好各类风险挑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阶段,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实施好存续的工具,对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领域,延续实施期限,多措并举巩固政策成效,必要时还可再创设新的工具,持续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关于下阶段是否降准、降息,邹澜表示,一方面,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

强化金融支持民营经济也是下阶段的重点工作。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8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分别为伊利集团、宏桥集团、龙湖地产、正泰集团、新希望集团、旭辉地产、美的置业、红豆集团。这8位企业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分别介绍了企业融资情况,反映近年来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支持力度稳固,同时提出希望进一步拓宽债券融资渠道等诉求。

此次央行座谈会指出,央行将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指导性文件,推动商业银行优化内控管理制度,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典型经验推广;支持地方政府主动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扩容增量,强化金融市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在更好服务民营企业方面,此次座谈会要求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提升贷款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同时,要求金融机构深入了解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和诉求,做好银企融资对接,为民营企业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为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和可得性,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力度。8月1日,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的通知》,旨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建立“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协作机制,摸清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名单,了解企业融资需求,“一链一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化金融支持举措。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三季度将继续采取总量性工具,不排除降准降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释企业经营困难;同时采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助力高质量发展,实现短期稳定需求和中长期产业转型目标。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中国财政乘数估算

财政政策是经济运行当中重要的经济政策,在各国经济调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对债务观点有一定分歧,对财政政策在未来经济中所起作用观点不同,财政乘数可以一定程度上量化财政政策的作用。在财政乘数的讨论中,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财政政策乘数的测算结果也不同,部分学者认为财政乘数在1-2之间,也有学者认为财政乘数小于1。 而IS-LM模型推导得到的不含挤出效应的财政乘数公式为1/(1-MPC),其中MPC为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消费倾向一般是小于1的,因此财政乘数的理论值应该大于1。根据我国1995-2021年边际消费倾向测算,我国财政乘数理论值为2.67,文中所列学者测算值均小于该值,原因可能是中国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为了更好研究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文试图通过多个模型测算财政乘数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 方法一:IS-LM模型测算财政乘数 我们根据四部门的IS-LM模型测算中国1995-2022年的财政支出乘数为1.67,且该数值在发达国家中处于较高的水平,表明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但仍小于理论值2.67,说明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中国的“李嘉图等价”是否成立》的观点。另外,财政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呈高度正相关关系,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效应就越大。 方法二:VAR模型测算财政乘数 我们基于VAR模型来构建包含经济周期、财政周期和货币周期的三变量模型用于测算财政乘数,时间跨度与方法一相同。为了计算财政乘数,我们需要对VAR模型做脉冲响应。我们将响应期限数设为50(年),测算结果显示,财政赤字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长期总乘数就会累计达到0.3个百分点,相当于财政乘数为1.4。与IS-LM模型测算结果略有差别。 结论: (1)中国财政支出乘数在【0-1.67】之间,这取决于M1和M2的比重。 (2)利率市场化不足造成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关系不显著,尤其是M2。 (3)M1基础上的预算平衡乘数小于1,挤出效应大约为37%。 (4)消费倾向影响经济乘数,因此提振消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我们建议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出乘数,减少挤出效应;降低居民储蓄意愿,有利于提高M1占比,提高政府支出乘数;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利率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

11-27 02:13

财政部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

根据《管理办法》,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省级兜底”原则,落实分级责任制。

11-23 21:22

价格的财政决定理论:美国通胀证据与中国地方化债推想

价格的财政决定理论事实上不太容易有简单的、易于检验的推论,因为它本质上是个资产定价理论,所以任何推论最终还是取决于政府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公共债务管理的策略,两者都会影响政府未来的债务存量、现金流以及贴现因子。

11-21 15:46

刘元春:解决消费率过低问题,关键是政府要从投资型转向服务型政府

刘元春认为,目前存货占资本形成的比重在下降,CPI、PPI也在下降。这个双降要高度重视,也就是说,不仅是需求端在收缩,供给端也在收缩。这同时反映的一个情况是,短期疲软可能引发了一些中期结构性问题,也就是潜在增长速度可能也在同步下降,这是最近要关注的。

11-09 11:38

伍戈:数据扑朔迷离,经济再现“幻觉”?

经济存在同比“幻觉”时,即使环比走弱,政策往往保有定力,何况年度目标压力不大。

11-07 10:3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