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恒瑞医药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8亿元,同比增长9.19%;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8.91%;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上半年创新药收入达49.62亿元
恒瑞医药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创新药收入达49.62亿元(含税);仿制药方面,公司手术麻醉、造影等产品以及新上市的仿制药销售同比增长较为明显,但仿制药集采对销售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第二批集采涉及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醋酸阿比特龙片因多数省份集采续约未中标及降价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减少5.23亿元,2022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产品报告期内销售额同比减少5.78亿元。
专利方面,恒瑞医药在报告期内,提交国内新申请专利105件、国际PCT新申请39件,获得国内授权65件、国外授权38件。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208件,PCT专利622件,拥有国内有效授权发明专利572件,欧美日等国外授权专利656件。专利覆盖新药化合物、蛋白分子结构、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
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0.5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23.31亿元。
机构维持“买入”评级
民生证券近日发布研报预测,恒瑞医药2023/2024/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246.47亿元/288.44亿元/337.75亿元,同比+15.9%/+17.0%/+1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2亿元/57.17亿元/69.66亿元,同比+20.6%/+21.5%/+21.8%;对应EPS分别为0.74元/0.90元/1.09元;对应PE分别为55倍/45倍/37倍。维持“推荐”评级。
西南证券预计,恒瑞医药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55/67.1亿元,对应PE为66X/56X/46X。创新药占比不断提升,创新升级加速,创新药国际化即将迎来质变,仍然是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维持“买入”评级。
盘面上,截至今日收盘,恒瑞医药股价报39.95元,跌1.53%。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从冯佶的履历来看,她过去覆盖的业务领域也完全与恒瑞医药近年来的战略重点相匹配,有望推动恒瑞医药在非肿瘤领域的快速拓展。
此次新任命的总裁,冯佶曾是一名神经科医生,后转型进入药企。
2024年,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达138.92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同比增30.60%,创新药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不含对外许可收入)一半以上。
加上这次与默沙东的授权合作,恒瑞医药已实现了13项创新药海外授权。
公告称,默沙东将向恒瑞支付2亿美元的首付款,并且恒瑞有资格获得最高可达17.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此外,根据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销售情况,默沙东将向恒瑞支付相应的销售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