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本英国和欧洲公布了通胀,不容乐观,日本的通胀3.3%,远超2%的央行目标,其服务价格上涨也达2%水平,为40年仅见,这是日本通胀由国外输入变成国内自生通胀的标志,或可能影响日后的货币政策,英国通胀水平仍居高不下,达6.8%,为多国之首,目前英国已经升息到5.25%,由于通胀高烧不退,仍可能再升息,欧元区通胀比英国好一点,但仍然远超美国水平,因此未来三地升息仍有可能是主旋律。美国上周美联储利率会议后,市场对美联储升息态度再度变化,美元升息周期或未结束。
美联储理事沃勒认为,最早7月下调利率。
①美国5月CPI低于预期 通胀压力缓解;②“新债王”冈拉克唱多新兴市场 看空美元;③黄仁勋:量子计算临近拐点 数据中心将成为“AI工厂”。
特朗普重申降息主张,而鲍威尔则强调,美联储的决策不会受到政治干预。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在超出市场预期的同时,也引发一种担忧: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是否下降?
等到今年第四季度,大戏才会进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