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投研信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都先导:核心业务回暖,销售回款增长现金流趋改善

第一财经 2023-08-24 17:03:15

作者:俞晟麒    责编:黄宇

公司披露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增长目标高于2020年以来营收平均增速,且与上期增长目标基本相同,显示公司对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前景仍有良好信心。

尽管全球创新药投融资热潮有所降温,药物研发服务外包市场依然保持增长。

8月22日晚间,成都先导(688222.SH)披露了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2.21%;实现归母净利润582.1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其中,二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1521.46万元,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增长。

成都先导是国内最早进入DEL(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领域的企业,不仅拥有目前国内分子量最为庞大的DEL库,DEL技术也居于全球领先地位。2022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公司基于DEL技术的CRO领域业务持续回暖。

基于DEL技术的核心业务恢复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两大核心业务中,DEL筛选实现营业收入4139.96万元,同比增长11.64%;DEL库定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760.32万元,同比增长19.92%。其中,得益于毛利率较高的OpenDEL®本期收入占比增加,DEL库定制业务整体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70.29%。

另一项基于DEL技术的化学合成服务业务量大幅增长,上半年实现营收2235.36万元,同比增长186.54%,成为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贡献最大的细分业务,占公司营收比从去年同期的5.6%增至14.36%,且毛利率也增至28.77%,同比增长超过11个百分点。

本期来自境外子公司Vernalis的收入为3950.68万元,其中高毛利的里程碑收入减少,导致FBDD/SBDD研发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8.55%,毛利率下降10.97个百分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降至25.38%。

新药定制开发业务报告期内实现675.07万元,同比下降57.59%,主因创新药政策、资本环境变化背景下公司放缓业务拓展步伐。由于本期收入主要来自于在手订单收入确认,该项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26.57个百分点。

现金流改善明显,研发投入趋于谨慎

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成都先导因疫情积压的销售回款爆发式增长,但呈逐季回落趋势。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784.01 万元,同比增加4318.56万元,其中,一季度回款近2000万元,二季度回款金额为800万元。目前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已基本回到常规水平。

与此相对应,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规模为2002.06万元,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高于2022年平均水平。进一步印证了公司现金流较2022年有所改善。

作为一家药物发现阶段的CXO公司,成都先导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始终处于相对高位。但可以看到,随着全球医药投融资活跃度下降,公司对于资金的使用也趋于谨慎。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3931.86万元,同比减少7.66%,占营收比下降5.43个百分点,为25.26%。对此,公司表示,基于营运现金流平衡的角度审慎考虑,公司对自研管线项目进行聚焦调整,研发费用相应有所减少。此外,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也由上年同期的419人下降至383人,同比下降8.5%。

高增长目标股权激励方案彰显信心

公司发布半年报的同时,披露了新的股权激励方案,拟向公司任职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合计137人授予123.87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6.15元/股。截至公告发布当日,公司有效期内的限制性股票数量已达845.03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11%。

该激励计划对2023年、2024年公司获批准IND(含新增适应症)个数及营业收入增长率设定了具体目标,获批的IND数量为每年一个,营收增长率以2022年为基数,后续两年增长目标值分别为30%和69%。

股权激励计划制定的增长目标高于2020年以来公司营收平均增速,且与上一次股权激励制定的增长目标基本相同,显示公司对未来几年的业务发展前景仍有良好信心。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