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环保板块再度表现活跃,截至发稿,冠中生态、国中水务、盛剑环境涨停,中兰环保、中电环保、巴安水务等涨幅居前。
8月24,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出,到2025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处置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000万立方米/日;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以上,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以上。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能力和规模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充分保障,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医疗废物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
关于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通知指出,开展老旧破损污水管网、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循序推进管网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统筹推进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整治和内涝治理。加快补齐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能力缺口,稳步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扩能改造,加强再生利用设施建设,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统筹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理,通知要求,优化布局建设建筑垃圾中转调配、消纳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积极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加快形成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匹配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可回收物再生利用和资源化水平。
民生证券指出,经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高速发展,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指引下,当前我国环保行业已步入稳态化发展阶段,环保产业在“量”上已达到可观的规模,但在“质”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知有望推动环保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美丽中国”建设。
创新工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低碳、符合循环经济的时尚产品。
刘民强表示:“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将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9月28日,“1会员”与拜尔斯道夫第二届“关爱超乎所见日”暨全球志愿者服务日携手,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共同完成对环境保护的承诺。
金秋十月,第一财经在2025春夏上海时装周M SPACE共创聚谈,发起“可持续时尚:产业策略与社群联结”圆桌对话。
多家公司正在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成立专班小组、设立台账甚至采用法律手段。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地方化债政策推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盈利和现金流有望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