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两部门:继续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

财政部网站 2023-08-25 15:42:08

责编:漆辛夷

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抵债不动产,可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取得该抵债不动产时的作价为销售额,适用9%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8月2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继续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其中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抵债不动产,可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取得该抵债不动产时的作价为销售额,适用9%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涉及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其他各方当事人应缴纳的印花税照章征收。


关于继续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5号

为继续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债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现将有关税收政策公告如下: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抵债不动产,可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取得该抵债不动产时的作价为销售额,适用9%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按照上述规定从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抵债不动产的作价,应当取得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

选择上述办法计算销售额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抵债不动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处置抵债不动产时,抵债不动产作价的部分不得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债权以物抵债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1号)有关规定计算增值税销售额的,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涉及的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和营业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合同或产权转移书据其他各方当事人应缴纳的印花税照章征收。

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抵债资产免征契税。

四、各地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授权和本地实际,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抵债不动产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五、本公告所称抵债不动产、抵债资产,是指经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或仲裁机构仲裁的抵债不动产、抵债资产。其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抵债不动产、抵债资产,限于其承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涉及的抵债不动产、抵债资产。

六、本公告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政策性银行;所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持有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派出机构颁发的《金融许可证》的资产管理公司。

七、本公告执行期限为2023年8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本公告发布之前已征收入库的按照上述规定应予减免的税款,可抵减纳税人以后月份应缴纳的税款或办理税款退库。已向处置不动产的购买方全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将上述增值税专用发票追回后方可适用本公告第一条的规定。

特此公告。

相关阅读

在沪金融机构座谈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在沪金融机构座谈会: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11-23 17:24

万亿特殊债资金到位,地方城投“打折式兑付”或增多

只要兑付方案是基于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平等协商而来,就合法合规

11-21 17:04

金融机构视角:发展养老金融的三原则

从养老产业金融视角看,养老金融的新形态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全景框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成为养老产业的明确方向,从而带动养老产业金融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例如居家养老形成“吃穿住行游购娱”与“安全舒适健康”交叉场景的金融支持方向。

11-13 12:30

切实构建多层次、差异性、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金融大国,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理财子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崛起,成为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型金融机构要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这是首次对大型金融机构的功能及定位做了明确。过去一段时间,各界对大型金融机构定位有过一些争论,部分观点认为,银行集中度升高会导致银行过于垄断,提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而造成大而不能倒问题。

把脉中国经济
11-10 01:14

货币政策平衡、金融监管强化

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来在外部紧缩造成的内部流动性压力、推动经济增长需要的逆周期政策等多个方面维持平衡。

11-09 13:37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