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据国家能源局网站,国家能源局8月2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调研学习地方先进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兵参加调研并在座谈会上讲话。
会议指出,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从“十三五”初期几十万台增长到如今近700万台,增长超60倍,已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截至2023年7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数量达到692.8万台,同比增长74.1%。今年1-7月,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44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已超过去年全年充电电量。
余兵表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有力抓手,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及当前充电设施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充分把握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深刻内涵,构建均衡完善的充电网络,建立优质可靠的服务保障,搭建规范有力的支撑体系,营造健康有序的产业生态,推进智能先进的技术研发。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工作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加强统筹规划布局,促进标准制修订和技术研发,推动构建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除广东外,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亦集体创新高。
新能源电源波动性和化工生产所需稳定性之间的耦合难题,是绿色氢氨项目难以落地的瓶颈所在。
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环比增长8.2%;1-6月累计零售546.8万辆,增长33.3%。
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6月部分车企表现出色,推动零跑汽车、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企业新能源批发销量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电动汽车出口163.2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对欧盟、中东、东盟和拉美出口分别增长1.5倍、98.2%、3.9倍和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