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国际8月30日晚间发布2023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实现总收入人民币970.6亿元,同比增长10.9%;产业运营利润达人民币33.7亿元,同口径同比提升66%;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6亿元。
“非常明确的一点是,我们已经穿越了周期,复星的现金流压力得到很好的解决,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更多地聚焦发展,聚焦已经形成优势的业务板块。发展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核心。”8月31日,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2023年中期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根据复星的财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现金、银行结余及定期存款达人民币1,146.8亿元,通过加大非战略性非核心资产退出,公司合并报表层面退出项目回笼现金超人民币200亿元;公司合并报表层面的总负债降至人民币2209.2亿元,其中归属于复星国际集团控股层面的负债降至人民币947亿元。
“未来发展会更注重创新、注重品牌建设,注重全球化能力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会继续降低负债,继续轻资产运营,把资金聚焦研发和创新。”郭广昌在会上表示,“另外,我觉得现在应该勇敢一点,包括银监会、证监会、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对股市的支持政策正不断出来,海外加息也基本到底。所以复星会聚焦创新、聚焦全球化,聚焦我们已有能力的进一步深耕,不再以‘扩张’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而是把优势资源投入优势产业,在战略上进一步明确和调整。”
根据财报,上半年围绕全球家庭客户健康、快乐、富足需求,复星旗下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复星旅文四大核心子公司收入贡献人民币707.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3%。从海外业务角度看,上半年实现海外收入人民币440.9亿元,占总收入的45.4%。
对于复星的全球化战略,郭广昌表示,共同的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互动,才是让所有企业最受益的,逆全球化风潮应该会逐渐得到遏制,复星本身的确受益于全球化能力建设,未来还会继续加大全球化能力建设。“周期来了,复星会努力去穿越周期,需要创新、需要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客户。做企业就这点事儿,我们一步步把它做好。我们这些人说老不老,说小不小,反正继续努力。”
今天大家还认为联想是卖设备的,在未来,它可能就是一个以智能体业务为核心的企业。
郑安德肋是南明时期一位年仅19岁的使臣,他与传教士卜弥格一同被派往罗马寻求外交援助,这段历史在260年后才被发现。
1650年,南明政权派出的使团由卜弥格和郑安德肋组成,试图向罗马教皇寻求军事援助,历经九年穿越三大洲三大洋。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经贸学者和国际关系专家均认为,虽然美方对全球推出的关税政策已经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但美方不会退出WTO,否则将变得被动。
全球化的分裂与重组,并未终结全球互联,反而带来了更复杂的、多层次的网络化结构。新体系中,美元依旧重要,但将不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