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鲍威尔的三个理论难题及其政策含义

2023-09-04 12:36:34

作者:赵伟    责编:张健

今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选择以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转变为主题。鲍威尔提到了三个理论难题:中性利率、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和菲利普斯曲线的陡峭化。理论上,只有当实际利率高于中性利率时,货币政策才具有紧缩效应,且实际利率越高,紧缩效应越大。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也是不确定的,即从加息到总需求的收缩在时间和效果上都存在不确定性。菲利普斯曲线是思考劳动力市场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的经典框架。展望未来,即使年内暂停加息靴子落地,明年通胀反弹的风险或推迟美联储降息,进而又增加了经济和金融的脆弱性。

近一年来,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展望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一致预期已经从“硬着陆”转向“软着陆”。展望未来,在经济增速持续高于潜在水平和失业率持续低于自然失业率的情况下,通胀是否还能向2%目标收敛?美联储加息周期真的结束了吗?从暂停加息到降息需要多久,条件是什么?在降息之前又重新加息的概率有多高?热点思考:鲍威尔的三个理论难题及其政策含义

今年的杰克逊霍尔会议选择以“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转变”为主题。鲍威尔提到了三个理论难题:中性利率、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和菲利普斯曲线的陡峭化。它们分别是回答下列问题的关键:1.FFR具有足够的限制性了吗?2.货币紧缩效应已经充分体现了吗?3.可以在劳动力市场紧张状态下实现2%通胀目标吗,“二次通胀”的风险有多大?

理论上,只有当实际利率高于中性利率时,货币政策才具有紧缩效应,且实际利率越高,紧缩效应越大。中性利率是多少?经济预测摘要认为,长期中性实际利率等于0.5%。因此,FOMC成员基本都认为,联邦基金利率已经达到“限制性”水平。但最新文献大多认为,中性利率已经升至1%左右。这将增加美联储面临紧缩不足的风险。

货币紧缩的滞后效应也是不确定的,即从加息到总需求的收缩在时间和效果上都存在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失效或是一种错觉。1960年以来的经验表明,加息后PCE通胀将在一年内开始下降。相比之下,核心PCE则需要两年时间才开始下降。自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国银行信用条件明显收紧,信贷需求也显著走弱。菲利普斯曲线是思考劳动力市场与通货膨胀相关性的经典框架。后疫情时代,菲利普斯曲线再次“陡峭化”。鲍威尔认为,“有证据表明,与近几十年来相比,通货膨胀对劳动力市场紧缩的反应更为敏感”。短期而言,去通胀的路径或仍沿着牺牲率较小的方向推进。但长远而言,如果失业率持续保持低位,2%通胀目标能“守得住”吗?

鲍威尔需要权衡两大风险:紧缩不足带来的通胀风险和紧缩过度带来的衰退风险。关于紧缩不足,既要防止加息幅度不够,又要防止过早降息。面对理论的三大不确定性,美联储一方面不断地放慢加息的幅度和频次,另一方面又对加息的终点水平进行模糊化处理,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展望未来,即使年内暂停加息靴子落地,明年通胀反弹的风险或推迟美联储降息,进而又增加了经济和金融的脆弱性。叠加政治大年,海外的扰动不可低估。

风险提示俄乌持续时长超预期;稳增长效果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赵伟为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按兵不动!日本央行全票通过,下调经济前景评估,美元对日元短线拉升

面对特朗普关税扰动,日本央行全票一致通过利率政策决定按兵不动。不过日本央行表态和市场预期均是,关税只会延缓,而不会给加息按下暂停键。

202 05-01 12:17

对等关税和非农就业数据!美股本周将面临双重挑战

美股本周将面临双重挑战。

102 03-31 15:13

财政扩张的历史启示与未来展望

本文由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撰写,通过复盘历史财政扩张周期并结合当前经济现实,展望了未来的财政政策思路,指出在需求偏弱的背景下,财政的“逆周期”属性将发挥更大作用,短期内债市可能呈现震荡走势。

54 2024-11-07 09:54

黄金:一个跨越范式的“老框架”

长期来看,黄金面临的风险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如果AI技术成功提升生产效率并巩固美元信用,可能终结黄金牛市。

45 2024-11-06 13:54

中国资本市场进入长期牛市,但目前不会是快速跨入大台阶的行情|一周大V热观点

📈市场点金 ———— 邱晓华(巨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如果没有太意外的黑天鹅事件或自然灾害,中国的资本市场应该是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牛市。过去的高点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但目前的阶段可能还是一个逐步向上的行情,不会是一个快速跨入大台阶的行情。 📊宏观慧眼 ————​​​​​​​ 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需要有更大力度的逆周期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政府的广义支出不应低于私人部门的广义支出和名义 GDP 的增速。货币政策方面,最基本的原则是迅速、显著地降低实际利率。 ⛪️地产洞察 ———— 高善文(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建议有意识地增加土地供应的弹性,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情况适时增加或减少土地供应,将土地和当下房价监管机制更紧密地联动起来;建立全国统一的土地配额交易市场。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245 2024-10-25 11:22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