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就消费、投资等八个方面,共提出了27项具体举措。
《方案》提及,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内需潜能;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实现;健全现代市场和流通体系,促进产需有机衔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内需发展动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厚植内需发展潜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夯实内需发展基础。
《方案》提出要从发展新产业新产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高端延伸、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这四个方面发力,提高供给质量,带动需求更好地实现。
就未来广东要如何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方案》给出了答案。在体制机制方面,要强化科技战略的支撑作用。对于重大科技项目的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的改革,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项目攻关机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将推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广东还将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新增若干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并前瞻谋划打造一批未来产业集群。
《方案》还提到,要加强创新产品应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支持拥有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国内首创且国际领先、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药械产品优先审批。
近年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方案》指出,需实施数字增值增富工程,在广东积极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企业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发展。
就本次提出的扩大内需27项举措未来在实操层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重点,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首先要稳增长稳预期,想方设法让市场信心稳定下来,让人民群众敢于消费,基础是增加收入、稳定就业。再就是需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在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方面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广东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非食品价格上涨0.6%;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上涨1.0%。今年前7个月平均,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6%。
夯实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底座,支持搭建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专用科研网络,争取扩大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探索建设算力服务平台,提升全球数源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不仅是消费趋势、旅游目的地在变化,近年来旅游人群也在变化,成为地方发展旅游业的新空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在国家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将持续体现。
对于美国的关税霸凌,中国坚决反制,同时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