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一些媒体很关心中国物价走势的问题。近年来,在国际高通胀的背景下,有些国家通胀率达到9%以上,我国物价总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今年以来物价仍然是在低位运行,需要引起重视,但是综合来看物价水平、需求恢复、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等这些因素一块判断,中国经济不存在所谓的通缩,后期也不会出现通缩。
从8月份数据来看,居民消费继续恢复,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涨幅略有扩大、同比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也是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都出现了积极变化。价格指标属于经济运行的滞后指标,随着需求稳步恢复,市场信心逐步增强,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加上低基数效应逐步减弱,我国物价总水平有望继续回升并逐步回升到年均值水平附近。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将有效推动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生产供给稳定增长、新旧动能加快转化,带动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丛亮表示,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一方面,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和充足的政策储备工具,完全有信心有底气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另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夯实安全发展根基,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也正在全面推进,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①CPI、PPI数据将公布;②6月金融数据或将公布;③下周52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④下周将有1只新股发行。
5月份,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稳经济促发展效果显现,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核心CPI总体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反映出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国内需求扩大对价格拉动作用增强。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2%,非食品价格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3%,服务价格持平。
国家统计局表示,虽然国际输入性因素对部分行业价格产生一定下拉影响,但我国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