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连续11次加息525个基点,美联储这一轮加息是过去14年最陡峭,也是最激进的一次加息。这种短期的加息,当然会带来金融市场的波动,也有巨大的外溢效应。”9月22日,在2023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疫情后,美联储一度实行了百年未有的无限量量宽货币政策,所以市场增加了巨额流动性,这种巨额流动性遭遇利率的快速增加,一定会带来资产负债的错配,并对金融市场带来很大冲击。”
对于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王一鸣认为,至少体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第一,资本大量回流美国,回流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出的巨大压力,从而带来汇率贬值,这对基本面比较脆弱的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
第二,新兴市场为了防范这种资本的外流,也为了应对国内的通胀,会跟随采取比较激进的加息政策。这样一来,在疫情冲击之后,经济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会增大这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压力。
第三,美元升值带来了新兴市场债务规模的膨胀和债务成本迅速上升,也在孕育或者说已经导致了一些结构比较脆弱的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
第四,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投资者的情绪或者是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对新兴市场的股市、债市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最后,美联储这种激进调整也造成了发达经济体跟随的货币政策调整,普遍造成了对需求的抑制。这样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会有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这样的加息,影响面还是很大的。”王一鸣认为,美联储这一轮加息还没有封顶,资本回流美国的态势还没有发生变化,美元尽管短期在加息,但是金融市场的条件甚至比疫情前还要宽松,“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加息对通胀或者说核心通胀的抑制作用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出来,这就形成了一种不对称。也就是说,美国金融市场的条件是相对宽松的,而其他经济体随着美元加息跟随加息,它的金融市场条件是收紧的,这种不对称使得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还会持续。”
随着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股票市场风险传染也更加容易,防范A股市场风险也变得尤其重要。
美国政府关门警报再度拉响,“关门大限”将在本周五到来,而美国国会至今尚无达成协议的迹象,美国政府这次关门的概率有多大?对美国经济会有什么实质性 影响?金融市场影响几何?浙商银行财富管理部总行投顾周锦舜分析认为,美国政府这次关门概率不大,对美国“股债汇”市场影响或有限,但经济影响仍较深远。
在当下高度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之中,甚至处在潜在宏观范式转变的转折点上,央行在经济预测上屡屡犯错,难以给出可靠的前瞻指引,只能宣称自己数据依赖、边走边看。
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中国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助力加快建设金融强国6
富兰克林邓普顿固定收益团队首席投资官Sonal Desai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关键在于未来美联储会将高利率维持在高位多久时间。目前亚洲投资级债券出现更多机会,例如印度、韩国、日本等地区的信用债和政府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