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加快推进“三权分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继续深化

第一财经 2023-09-26 12:44:26 听新闻

作者:章轲    责编:杨志

集体林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我国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生态质量持续提高、林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下称《方案》)25日公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权属清晰、责权利统一、保护严格、流转有序、监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森林经营更加科学高效、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善、林权价值增值途径更加多样。

集体林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林业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集体林权流转的规定散见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办法,不利于规范流转行为。”上述专家称,由于林权流转时间长、林农市场意识和市场能力弱、签订合同不规范等原因,在林权价值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出现了不遵照合同履约等行为,导致林业生产难、合同执行难、纠纷调解难等问题。

此外,目前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取得林地经营权也存在障碍。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收取适量管理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将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林地经营权审批列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由国家林草局制定,由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政府(林草部门承办)实施。但在具体实施中,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取得林地经营权行政许可仍需细化落实。

摄影/章轲

专家表示,进一步明确林权流转范围、流转程序和条件、事中事后监管,既是建立起林权流转风险防范制度的需要,也是降低林权流转成本的需要,更是调处林权流转合同纠纷的需要,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林权纠纷,推动林区和谐发展。

《方案》明确,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确保集体林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放活林地经营权、保障林木所有权。“不搞一刀切、强迫命令”“推进森林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统筹保护与发展”,实施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底图,加快推进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管理,妥善解决集体林地类重叠、权属交叉等问题。

上述专家介绍,此次改革,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主要任务之一。《方案》做了具体规定:落实所有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维护农民集体对承包林地发包、调整、监督等各项权能。稳定承包权,保持集体林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承包期届满时应坚持延包原则,不得将承包林地打乱重分,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林地继续保持稳定。放活经营权,林地经营权可以依法再流转或者依法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

《方案》明确,鼓励林地受让方以公允价格受让林木所有权,维持林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流转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经营权可以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发证,可以作为林权抵押贷款、申报林业项目、申请林木采伐及其他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凭证。

“《方案》提出,鼓励探索林权资产折资量化的林票运行机制,增强森林资源资产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上述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林业投资经营,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此外,《方案》还提出,各地要依托现有平台搭建林权流转交易系统,建立社会资本投资林权的渠道。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方案》在森林经营特别是在森林资源利用方面,也“开了口子”。而在过去,林木采伐被严格限制。《方案》规定,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出发,依法依规科学划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围,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合理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的比例,适当考虑将森林生态区位不重要或者生态状况不脆弱的集体林地依法调出公益林范围。

此外,对林业经营者实行林木采伐限额5年总额控制政策,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地方政府要用好用足林木采伐限额,将依法采伐的木材纳入地方政府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满足森林经营中合理的林木采伐需求。鼓励林业大省、大市、大县培育林业支柱产业。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的前提下,可依法利用公益林的林下资源、林间空地、林缘林地等,适度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富民产业。支持林业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等集体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方案》同时表示,严禁变相搞别墅、高尔夫球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强林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根据《方案》,符合条件的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精深加工等将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将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经营主体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范畴。鼓励社会资本开展林权收储担保服务。探索基于碳汇权益的绿色信贷产品,符合条件的可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范围。鼓励地方政府将林业保险产品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政策范围。

此外,国家还将支持福建、江西、重庆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首届崇明生态食材烹饪大赛近日举行

近日,由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生态崇明 品质餐饮”首届崇明生态食材烹饪大赛举行。活动后,崇明区相关委办局为20家参赛企业授予了“崇明生态食材专供店”称号,标志着崇明优质食材已逐步进入高端餐饮领域。近年来,崇明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培育了许多优质的绿色生态农产品。此次与米其林、黑珍珠高端餐饮企业强强联手,将进一步擦亮崇明生态食材的“金字招牌”,加快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业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11-23 14:53

1+1>2:厦门“两岸融合发展”势头正劲

约有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融合发展登上新高度。

11-19 14:28

挖掘就业新增长点,激活青年就业新动力 | 把脉中国经济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压力未来将进一步凸显。乡村振兴、出海、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就业新增长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在新国际化阶段,中国企业要依托中国能力的同时,在海外形成品牌能力、市场能力。这需要有大量懂国际化、懂国际区域市场的人才支撑。第三,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青年人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业、农业、零售业甚至教育和医疗服务等传统行业都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需要大批具备数字能力的青年人才,从事数据分析和管理、数字营销、IT和技术支持、用户体验设计、网络安全、云技术等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岗位。

把脉中国经济
11-09 10:42

“野果子”何以成为江西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一线调研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茶油产能达到200万吨。

10-31 14:49

深度城市化关键:从“单打独斗”走向开放协作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和城市化在新发展阶段的新发展逻辑,需要解决好“业和人”“城和乡”“住和行”“政府和市场”这四组关系的新认知。

10-26 10:20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