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数据看美元特权与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财经 2023-10-08 21:58:40 听新闻

作者:秦枫    责编:任绍敏

美元的霸主地位仍会维持很长时间,目前很难有明显的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难以被其他货币替代。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去美元化的实际行动及其他货币交易的一些趋势发展。

美元霸权一直为全球所诟病,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及其盟国冻结俄罗斯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并将俄罗斯主要银行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美国通过其美元在国际储备、国际清算、资产定价、货币政策四大职能的延伸,基本控制了全球贸易格局和金融市场。

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十一次加息,美国的货币政策使得美元持续走强,大量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贬值,通胀高企,资本持续外流。另外,美国及其盟友随意挥舞制裁大棒,把俄罗斯、伊朗等国排除在国际金融体系之外,不顾他国之间的正常合作往来。现时地缘政治风险凸显,美国及其盟友的种种行径,导致世界各国纷纷警惕本国的金融安全,并正式启动或着手研究去美元化的行动,天下苦美元久矣。当然,美元的霸主地位仍会维持很长时间,目前很难有明显的变化,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难以被其他货币替代。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去美元化的实际行动及其他货币交易的一些趋势发展。

去美元化的尝试涌起,本币双边多边合作成趋势

去美元化的尝试由来已久,经过多年的演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五十多个国家开始着手去美元化安排。根据IMF的统计,在2000年,美元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例超过72%,此后一直在下降,2022年底,该比例已经不足60%,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储备货币,寻求其他替代货币。同时,特别在国际收支、跨境支付等领域,各国也在积极寻求、探讨并开展双边、多边的货币合作,不断增加本币的使用。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2023年1月,沙特表示愿意考虑以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贸易。4 月,中国与沙特的石油贸易开始用人民币结算。

2023年1月,伊朗与俄罗斯探讨创建一种锚定黄金的加密货币,以绕过美元制裁。

2023年3月,中国与巴西签署了直接本币结算的协议,不再使用美元。

2023年4月,印度尼西亚央行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四国实现本币结算。5月,与韩国实现本币结算。

2023年4月,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出席博鳌论坛年会期间向中国提出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构想,并开始探索中马两国本地货币结算。

2023年3月底,中海油与法国道达尔能源完成了第一笔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而澳大利亚在去年就已尝试用人民币结算的铁矿石,首船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在2022年7月初抵达山东日照港。双方是港口人民币现货交易。

美元的优势明显,特权仍难撼动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处于中心地位,流通性、稳定性不可替代,是特权货币也是霸权货币。

SWIFT的数据显示,2023 年7 月,美元相关交易占比46%,创历史新高。欧元则跌到了历史最低24.4%,人民币相关交易为3%。

美元储备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虽然已从高点大幅回落,但截至2022 年底仍高达58.36%,是第二位欧元的三倍。

美元仍然是大宗商品定价、国际结算和国际投资融资中最为强势的货币。大宗商品领域,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篮子涵盖的38 种商品期货合约中,有34 种都是用美元计价,权重占比95%。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美元占比在85% 以上。在国际投融资领域,美国扬基债券是各国政府和企业发行国际债券的首选,其统计显示,在美国债券市场发行的以美元计价债券占比超过了50%。

美元的稳定性和流通性导致了很多国家在本币崩溃后,不得不直接采用货币美元化,比如委内瑞拉、黎巴嫩、津巴布韦。

美元武器化的表现也是特权之一,根据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管理办公室的统计,目前美国实施的金融制裁项目有38个,涉及俄罗斯、朝鲜、伊朗、古巴、白俄罗斯、缅甸、也门等。

为规避金融风险,2023年2月数据显示,俄罗斯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仅为7500万美元,相比2021年6月的40.05亿美元大幅下降。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外国投资者总计减持美国国债达3600亿美元。其中,日本减持2200亿,中国减持1800亿。

人民币国际化初见成效,发展趋势加

人民币国际化从2009年正式拉开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期进程出现加速趋势。

根据SWIFT的数据,2022年,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达到2.3%,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2023年7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突破3%。

根据IMF数据,到2023年第一季度末,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的占比为2.58%,在储备货币中,也排名第五。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3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8 万亿元人民币,占比约2.5%。

人民币在IMF特别提款权(SDR)目前为12.28%,是第三位。

2023年2月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跨境贸易融资中占比4.5%

澳大利亚人民币贷款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了50%,是两年新高。结合最近中澳高级别对话启动,以及必和必拓铁矿石在中国的港口人民币结算,说明中澳的冰冻关系结束了。

人民币金融资产收益率较高,比如十年期国债都在3%以上,截至8月底,境外机构持有的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债券为3.18万亿元。

巴西央行2023年3月宣布,人民币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白俄罗斯去年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其货币篮子,权重与欧元相当。

因为新冠疫情原因,截至2021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金额为5.42万亿元,占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的14.8%。截至2021年末,中国与22个相关国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在八个相关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

人民币国际化仍在路上,未来可期

在看到人民币国际化从零开始,从无到有,取得了非常亮眼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仍然在起步当中。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远低于其他SDR提款权货币,虽然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有较大进展,但是人民币定价权很小。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与中国进出口总值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不相符。比如2022年,中国进出口总量超过42万亿元,但人民币支付只占其中的2.3%。

人民币国际化所需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也不健全,从跨境支付系统(CIPS)使用状况看,到2022年底,1300多家机构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使用,而SWIFT服务的范围则涵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11000 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人民币货币互换的实际使用比例仅占协议的10%。

根据OECD(经合组织)最新数据,2020年中国直接投资限制指数为0.21,属于限制程度较高的国家,其中金融业限制指数为0.05,高于OECD国家0.03的平均水平。金融开放指数为0.16,远低于英、美1.0的水平。

二十大明确提出有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国内政策叠加推出,国际形势也给了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空间和机遇。美元持续加息,导致美元融资成本上升,人民币被更多地用于促进国际之间的贸易;在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使用本国货币或贸易伙伴货币开展贸易结算,中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国,人民币在其中的使用空间巨大;同时,美联储货币紧缩影响全球美元流动性,一些国家已出现支付困难,各国寻求国际支付工具多元化,愿意与中国在贸易投资合作领域引入人民币,凸显人民币国际支付功能不断提升。以上种种新的形势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更多的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未来可期。

(作者系中银香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