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稳增长,政策效果显
9月工业生产景气总体平稳逐步向好,虽然盈利加快修复但总体压力仍较大,工业企业对扩产的信心恢复仍需政策支持。8月以来一系列工业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对今明两年十大重点行业(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产经营作出较为清晰的指引与支持,有助于企业恢复生产信心,我们预计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0%,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4.4%。
>>投资需求平稳增长,基建投资相对较强
我们预计,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为3.2%。分领域看,1-9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5.9%,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速为6.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9.0%。我们重点提示,外需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市场需求制约不足仍然存在,企业效益仍处于恢复期。我们提示,工业企业去库周期在三季度末或将见底并在四季度转向主动补库,但趋势性转向补库过程仍待需求侧发力,在工业品需求弱修复情形下,或呈现较弱的补库状态,同时若工业稳增长政策推进过程中供给端强度大于需求侧,则补库可能呈现为被动补库。
>>社零稳中有升,车市表现良好
预计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6.2%(前值4.6%),社零增速稳中有升。一方面,去年9~12月社零同比增速逐月回落,后续基数效应将助力社零增速持续回升。另一方面, 9月车市热度不减,“金九银十”的传统车市旺季、各地新一轮地方补贴与厂商三季度末冲量共发力,对车市形成有力支撑。另外,暑期出行高峰结束,人员流动强度有所回落,但中秋国庆假期出行热度有望再次回升。房地产优化政策陆续出台,政策效果有待观察,地产后周期消费短期内依然承压。
>>出口关注结构,进口聚焦内需
预计9月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增速-1.4%,贸易顺差730亿美元;预计9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增长-0.4%。我们继续提示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三大结构性的产业趋势对我国出口的差异性影响:
其一是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K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
其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制造”出海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其三是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CPI小幅回升,PPI跌幅收窄
预计9月CPI环比+0.4%,同比+0.2%(前值0.1%),能源项带动CPI小幅回升。9月猪肉价格略有上升,鲜菜、鲜果一涨一跌,整体符合季节性。国际原油价格带动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预计9月PPI环比+0.3%,同比-2.6%(前值-3.0%),PPI同比跌幅继续收窄。能源供应偏紧,9月原油、煤炭价格上行。地产新开工依然偏弱,钢材价格企稳,水泥价格继续探底。
>>压力窗口已过,整体就业稳定
预计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前值持平,整体就业稳定。一方面,7至8月大学生毕业季已过,摩擦性失业压力有所缓解,预计青年失业率稳步回落。另一方面,国内出行链热度延续,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等行业发挥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尤其农民工就业情况表现良好。
>>预计9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
预计9月人民币贷款新增2.8万亿,同比多增约3300亿,对应增速持平前值于11.1%;预计社融新增4.5万亿,同比多增约9600亿元,增速较前值回升0.2个百分点至9.2%,结构中同比多增或主要来自政府债券、信贷、企业债券、未贴现票据及信托贷款。预计信贷较强对M2增速有支撑,但政府债发行加速可能拖累数据,预计M2增速较前值回落0.2个百分点至10.4%,存款结构中,居民超额储蓄或继续积累。对于M1,9月地产销售略有改善,居民消费活跃度或在节前回暖,预计9月M1增速较前值小幅提高0.1个百分点至2.4%。我们认为年内货币政策或仍有降息,继续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风险提示
大国博弈超预期;地缘政治形势变化超预期。
西门子医疗预计关税将影响3亿欧元利润
关于公司盈利时间,彭军认为,取决于Robotaxi规模,预计5万辆的规模可达到盈利的平衡点,盈利时间预计在2028年~2029年。
中移动杨杰:预计2030年AI任务在全网流量占比六成
109家上市公司公布今年一季度业绩,33股预告净利润翻倍
小米集团雷军:预计2025年研发投入达300亿元 AI及相关业务将占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