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制药公司梯瓦(Teva)10月11日回应第一财经记者关于局势升级对生产制造的影响时表示:“目前没有看到直接的影响,工厂仍照常生产,支持员工在家办公。”
梯瓦前一日股价收盘大涨近5%。这家以仿制药起家的以色列制药企业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药企之一,但近年来也在转型发力创新药,以支持未来长期的业绩增长。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梯瓦公司CEO理查德·弗朗西斯(Richard Francis)已于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抵达该公司位于特拉维夫的总部,给予仍在上班的一线员工支持。
据介绍,梯瓦供应全球市场,以色列当地的销售额仅占梯瓦全球收入的 2%,以色列的生产占该公司全球制造业总量的不到8%。
梯瓦预计,目前以色列的局势对该公司的业务和业绩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称已为关键产品制定了备用生产地的应急计划。
梯瓦在全球拥有25个研发中心以及53个生产基地,遍布欧美、亚太和以色列。不过,梯瓦目前尚未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长期来看,中国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目前总部已经把中国与北美、欧洲和日本一起列为全球的四大重点区域。”梯瓦中国总经理黄迪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梯瓦预计将于11月8日公布第三季度财务业绩。上周,梯瓦宣布将与法国制药商赛诺菲合作开发一种治疗炎症性肠病(IBD)创新药,并希望该药物能成为一款重磅药物。
根据合作协议,赛诺菲将向梯瓦投资15亿美元用于开发一款抗TL1A药物。目前该药物仍处于临床二期试验阶段,预计将于明年年下半年得到中期结果。随后,第三阶段试验预计将于2025年开启。梯瓦预计,该药物最早有望于2028年上市。
除此之外,梯瓦还有多种生物仿制药已获得批准或进入最后的临床开发阶段。今年第二季度,梯瓦净营收38.78亿美元,净亏损8.63亿美元。2022年全年,梯瓦营收149.25亿美元,同比下滑6%,其中仿制药营收86亿美元,同比下降4.3%;研发投入8.3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61%。
美国市场上的进口仿制药很多来自印度。
药品在此前生效的全面“对等关税”政策中被豁免,但特朗普已经警告,将对制药行业征收单独的关税。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尚未透露何时以及计划提高药品进口税的幅度。
此次实施办法更好借鉴国际经验并兼顾中国国情,有望激励全球新药更早在中国上市,鼓励药企拓展新适应证,引导国内仿制药企填补国内临床应用空白。
创新药的价格形成机制是近一年多以来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仿制药企是否在内卷中存在非理性降价,以及中选降价后,能否维持药品质量稳定并确保生产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