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投研信息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华为发布迈向F5.5G的六大技术升级丨数字中国行周报

第一财经 2023-10-15 22:12:53 听新闻

作者:冯丽君 ▪ 符乐乐 ▪ 王赞铎    责编:钱焜

上周(10.9-10.15,下同)第一财经数字中国100指数(下称“数字中国100”)下跌0.75%,沪深300下跌0.71%;年初至今,数字中国100上涨10.15%,沪深300下跌5.38%。

整体看,上周数字中国100指数近半数个股累计上涨。汇顶科技(603160.SH)上周累计涨28.73%,软通动力(301236.SZ)、中国长城(000066.SZ)、江波龙(301308.SZ)、韦尔股份(603501.SH)、唯捷创芯(688153.SH)上周涨超10%。

从细分来看,上周数据要素子指数下跌1.86%,数据基建、数字化处理子指数上周分别上涨0.95%、0.62%。年初至今,数据要素、数据基建、数字化处理子指数分别累计上涨6.58%、11.46%、14.24%。

5.5G丨华为发布迈向F5.5G的六大技术升级

10月12日,华为光产品线副总裁金志国在绿色全光峰会上发布了迈向F5.5G的六大技术升级,其中包括:从FTTR(全屋智能千兆光纤)升级到FTTR-B,将千兆光纤应用从家庭延伸到企业;Premium Wi-Fi升级到Premium Broadband,降低用户离网率;10G PON(无源光网络)升级到50G PON,时延由毫秒级降低到微秒级;Alps-WDM升级,提升利旧现网和灵活部署能力;400G升级到800G,实现超大容量、超长距离骨干网传输;时延地图升级到SLA保障,加速网络SLA变现。

5.5G是5G技术的升级版,也是移动通信技术从5G到6G的重要的过渡阶段。

根据华为华为提出的5.5G产业愿景,5.5G的网络速度将是5G的10倍,延迟降低到5G的1/5,连接数密度提高到5G的100倍,并发展新的能力满足未来消费者体验升级、千亿连接、融合感知等多样化诉求。

华为内部人士称, 5.5G的初期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城市范围内,热点容量不够的区域, 5.5G基站将会成为5G基站的补充,工业如柔性制造等场景将会成为5.5G基站硬件布局的首要聚焦点。今年上半年,华为联合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四个城市分别部署了几百到一千5.5G的基站。

算力丨六部门:到2025年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10月9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存储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应用赋能方面,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工业、金融等领域算力渗透率显著提升,医疗、交通等领域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能源、教育等领域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每个重点领域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

当前,我国的算力规模快速增长。据信通院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国已投运智算中心达25个,在建的智算中心超过20个。根据《2022-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268.0EFLOPS,预计到2026年智能算力规模将进入ZFLOPS级别,达到1271.4EFLOPS。

5G芯片丨中国移动与中兴、京信、锐捷等签署“破风8676”芯片应用合作协议

10月13日消息,2023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与中兴、京信、锐捷等十家设备商正式签署“破风8676”芯片应用合作协议,共享关键技术突破成果,加速芯片整机集成、网络应用、商用落地速度。

射频收发芯片负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之间的高速转换。据了解,“破风8676”是国内首款基于可重构架构设计,可广泛商业应用于5G云基站、皮基站、家庭基站等5G网络核心设备中的关键芯片,采用的可重构架构设计能使芯片核心规格参数、模块算法、功能等可重新配置,有助于一“芯”多用,能有效降低成本、规模推广。

大模型丨中国移动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中兴通讯行业大模型最早年底商用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据悉,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是中国移动基于自主研发的“九天”人工智能基础大模型,与国民经济主体行业的龙头及骨干企业共建共创的基座大模型。

中兴通讯近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研发提效大模型用于AI辅助编程,已在公司内部规模使用,明显提升研发效率;电信大模型已赋能运营商网络智能运维和部分增值业务,效果显著;行业大模型初步在城市治理行业试用,预计2023年底至2024年初实现商用;基础大模型方面,目前公司正在使用1.0版本基础大模型,年内将迭代出2.0版本基础大模型,未来公司自用和商用领域大模型都将迁移到2.0版本基础大模型上。

当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了大模型赛道,大模型的行业竞争已从比拼参数阶段过渡到比拼落地应用阶段,行业大模型应用落地需结合行业knowhow,在行业数据获取、大模型训练、商业变现各方面,目前仍处于各家公司各显神通阶段。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