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以斯蒂芬·佩里父亲杰克·佩里为代表的英国工商界人士开启了“破冰之旅”。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Stephen Perry)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联系了中国与世界,也将亚洲、欧洲和非洲联系起来,整个世界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放贸易。
“通过增强贸易和投资将世界联系起来,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径,也是建立相互依存、通向和平与稳定的途径。”佩里说。
第一财经:上月,你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发表视频演讲时回忆起在斯里兰卡的所见时表示,“中国公司修建的宽敞公路打通了斯里兰卡发展的动脉,促进了沿途各行业发展。”能否分享一下这个故事?
佩里:我曾在斯里兰卡访问了两周,我注意到一条由中国和斯里兰卡共同修建的、贯通南北的高速公路。在此之前,斯里兰卡北方村庄的物产想要卖去南方,路上要耗费3天的时间,现在路通了,带动沿途的经贸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带状发展(ribbon development)。
我认为,“一带一路”联系了中国与世界,也将亚洲、欧洲和非洲联系起来。我注意到,中国不仅在思考东西方的连接,还在考虑建立从挪威、芬兰和瑞典到希腊、土耳其和地中海的南北连接。整个世界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放贸易。
以非洲为例,一旦其电力、原材料、能源、电信和运输得以畅通连接,成为欧亚地区的供应商和买家,将为非洲带来巨大变革,并将促进欧亚地区的经贸发展。
通过增强贸易和投资将世界联系起来,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径,也是建立相互依存、通向和平与稳定的途径。
2014年,我在马德里参加了一场相关商业会议时,来自中国企业的一位代表发言称,彼时从中国运送货物到马德里需要耗费38天的时间,而在没有海关手续和火车换轨等的步骤情况下,所需时间可以减少至31天。
我意识到,他之所以踏上这段旅程就是为了寻找缩短中欧货物运输的时间。正如中国有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我们总会克服这些挑战。
事实上,已经有大量的区域联系证实,“一带一路”倡议使相关地区的区域贸易量增加。
第一财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方不断深化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对此你怎么看?
佩里:我认为这一概念体现的是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来解决贫困问题,把资源和劳动力送到需要的地方。
消除贫困是一项全球性挑战,中国提出合作是解决方案,因此,映入我脑海中的词汇就是分享。所以,我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解决世界问题的长期方案。
英国认为这是脱欧后最为重要的双边贸易协议。
更具体地分析中国各省份的对外贸易格局与特征,是应对关税战冲击的基础。
《附庸国》出版于2024年,而我们看到,2025年的特朗普从他的角度,反而认为美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内外贸一体化深入推进
将直接开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实现自有TIR车辆跨境货运,对大湾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