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公众号10月18日消息,为进一步推动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研究制定了《上海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发展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较为完善的推进本市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体系和技术路线,新增落实60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实现新增超低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和碳排放显著下降。
此外,“中心引领、新城发力、重点突出”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取得突破,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取得突破,建造标准达到国内同类建筑领先水平,争取形成高品质建筑和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行动计划》对于三年内的五项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别是:统筹联动,构建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设计引领,发展项目策划与技术咨询服务;提质降碳,推动高质量低碳化建设运行;科技先行,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发展;协同共管,提升超低能耗建筑全过程管理能力。
迪拜一直靠虚拟的钱的流动来生存,而它也一直致力于通过建造将虚拟变为实体。在这里,建造是一则传说,是身份的源泉,是它本身的目的。
1927年,10岁的贝聿铭随家人来到上海,他常去大光明电影院看电影,徜徉在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见证了国际饭店的冉冉升起,也立下了成为建筑师的志向。
卢努甘卡是斯里兰卡建筑师巴瓦留给世人的一连串瑰宝中最闪耀的那一个。巴瓦早已蜚声国际,被评价为“将现代形式及感受和谐舒适地融入本土建筑传统”。
位于武康大楼一楼的城市交集展厅因租约到期即将关闭,最后一场展览聚焦华盖建筑师及其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代表作。
上海西岸大剧院正式开业,未来三个月将呈现多元演艺内容,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