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0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草案。这意味着今年将增加发行国债。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持续恢复,但总需求不足、微观主体信心不振的问题依然存在,增发国债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总需求,为四季度和明年的经济运行打下好的基础。当前增发国债超出市场预期,有利于提振信心与预期。
罗志恒表示,今年以来受制于房地产市场总体低迷等,土地出让收入继续大幅下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持续负增长,制约了财政支出的力度。1-9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低于年初的预算目标,此时增发国债和调整预算增加可支配财政资金,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他认为,当前地方债务占比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部分区域存在风险,增发国债有利于从总体上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地方债务风险。
方案涵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国有“三资”管理等9大方面35项改革任务
2025年,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将持续向财政传导,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尽管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收入出现下滑,但财政支出保持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经济
经济平稳运行之下,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增长,并加快发债,以保持支出适度加力稳经济。
李强指出,针对今年形势和任务的特点,要更加注重加大政策力度和激发市场力量良性互动、协同发力。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