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10月27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有关情况。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缐杰表示,对利用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检察机关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打击。
缐杰表示,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一直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检察机关通过积极参与司法保护的全过程,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依法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检察机关立足职能,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2020年1月到今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针对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等问题,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等同于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目前已累计追诉犯罪3000余人。
二是加强诉讼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检察机关通过自行补充侦查、适时派员介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侦查活动,深挖细查,有力指控犯罪。我们积极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2022年以来,针对涉未成年人利用电信网络犯罪案件,纠正漏诉302人。
三是注重多措并举,深化综合保护。对遭受网络侵害的未成年人,开展多元综合救助工作;对民事权益遭受网络损害的未成年人,检察机关依法支持起诉;对侵害不特定多数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提起公益诉讼。三年来,检察机关立案涉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524件。
四是完善制度机制,实现惩防并举。最高检专门制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办案规范,形成打击利用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工作合力。同时,检察机关通过“法治进校园”、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目的是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网络违法犯罪。
五是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促进诉源治理。针对通过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现象,最高检制发了“六号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推进综合治理。同时也聚焦网络发展新业态,促推相关部门出台相关工作规范,比如明确禁止电竞酒店违规接待未成年人。各地检察机关通过检察建议、公益诉讼、信息互通、沟通交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断卡”“净网”行动等多种形式,推动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受不良信息侵害等突出问题。
缐杰强调,下一步,检察机关也将以贯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检察司法保护,携手网信、教育、司法行政、共青团等多个部门,共同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信部门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指导平台加大违规线索摸排打击力度,从严审核涉未成年人信息内容,累计对1.1万余个违规账号采取禁言、取消营利权限、关闭等处置措施。
“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要从严追诉、从重提出量刑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厅厅长缐杰表示。
对涉罪未成年人一般应当依法从宽,但对极个别主观恶性大、再犯可能性大的未成年犯以及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的暴力犯罪未成年犯,依法该核准追诉的要核准,该起诉的就要起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卡牌市场极大的消费者群体,一些商家没有严格遵循“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的规定,这也让卡牌市场饱受争议。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