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届广交会第二期于10月27日结束。据广交会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期延续了第一期的“火热”,境外采购商到会踊跃,洽谈成交气氛热烈。
期间,境外采购商到会数量增长结构优化。据介绍,自本届广交会开幕以来,截至10月27日,共有215个国家和地区15.72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3届同期增长53.6%,较疫情前第126届同期增长4.1%。
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超10万人,占比64%,较第133届同期增长69.9%;欧美采购商到会人数恢复性增长,较第133届同期增长54.9%。
26日,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记者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134届广交会,人气足、成交活跃,境外采购商的到会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各国客商对中国制造、中国商品兴趣浓厚、青睐有加”。
束珏婷称,随着积极因素的不断积蓄,我们有信心四季度继续巩固良好运行态势,有信心完成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束珏婷称,本届广交会展区优化成效显著。本届广交会跨区调整了七个展区,题材协同更加紧密。三期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大家居、美好生活等主题,展览的专业性和关联度进一步提升,为客商一站式采购提供了更多便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新设立的新能源汽车和智慧出行展区,成交达到了1.33亿美元。
贸促活动也丰富多彩。束珏婷说,截至10月25日,已经举办了285场新品首发、首展、首秀5场专业主题论坛,以及40余场“贸易之桥”全球贸易对接活动,第二期还举办了广交会设计与创新奖的颁奖仪式,鼓励企业研发创新。
同时,突出数字绿色发展。束珏婷称,本届广交会举办了国际贸易单据数字化发展与应用研讨会、绿色贸易专题研讨会等,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参展企业累计上传的绿色低碳产品达到443.2万件,展馆也首次百分百使用绿色电力,持续发挥绿色示范引领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展会上,绿色低碳产品受到境外采购商青睐。二期企业在广交会线上平台上传的新产品、绿色低碳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智能产品约69万件,占二期展品总量六成。
第134届广交会第三期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办,集中展示玩具及孕婴童、时尚、家用纺织品、文具、健康休闲5大板块21个展区,线下参展企业11312家,其中进口展参展企业238家,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
“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了6.3%。
新兴市场仍是最大客源地
观察今年的广交会不难发现,传统制造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产品差异化成为破局关键。
为服务好境外采购商、全球展商,广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组成合力,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为稳外贸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金融动能。
伴宠机器人、可用再生能源的锂电割草机……中国产品吸引外商的不仅是价格,更多是创新性、可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