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2023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本届活动的主题为“汇聚资源,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来贺信,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发表致辞,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率团出席活动,并作为嘉宾发言。
董建国在发言中表示,今年是联合国设立世界城市日十周年。十年来,世界城市日活动影响不断扩大、作用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各国共享经验、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的重要平台。在世界城市日活动引领和激励下,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出累累硕果。
在2023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上,还播放了10月28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奖活动现场视频,并由联合国人居署、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上海市政府三方代表共同发布《上海手册—21世纪可持续发展指南·2023年度报告》英文版。
活动期间,董建国副部长与土耳其环境、城镇化和气候变化部副部长韦达德·古尔根举行双边会谈,并就住房建设、老城区更新改造、历史文化保护、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城市管理和服务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开展调研。中国驻土耳其大使刘少宾参加会谈。
上海经验
此次在2023年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亮相的上海奖,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新城市议程在全球的本地化,表彰世界范围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突出进展的优秀城市。首届上海奖主题为“共建可持续的城市未来”,重点关注在经济活力与城市繁荣、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城市安全与韧性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方向上取得显著进展的城市。
董建国表示,“许多成功事例证明,人类完全有能力应对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完全有能力创造拥有美好未来的城市。获得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中国福州、乌干达坎帕拉、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巴西萨尔瓦多,就是证明人类有这方面能力的杰出代表。”
世界城市日公共产品硕果累累。传承上海世博会精神的《上海手册》如今已成为联合国可更新国际文件,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城市议程》工作文件,以及各国城市展示可持续发展成果和经验分享的重要平台。
在10月28日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上,2023版《上海手册》中文版正式亮相。2023版《上海手册》围绕“促进资源融合,共享城市未来”,收录来自14个国家的24个案例,涉及科技启动基金、循环经济、绿色金融、文化基金、公益组织培育、公益基金会、跨域治理合作、“一带一路”共建合作项目等。其中中国有6个案例入围,分别为南京小西湖社区微改造、衢州绿色金融、三明碳汇交易、成都社区发展基金,以及两个上海案例,即社会篇的“上海公益新天地园:可持续社会创新的试验田”案例,以及环境篇的“普陀万里沧桑巨变:安居乐业的生态活力社区”案例。
除了首颁上海奖、修编2023版《上海手册》外,在今年的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还有不少“上海经验”的烙印,比如上海指数综合指标(即上海指数)的完善、2023版《上海报告》的编制,以及“上海实践”、《上海范例》的发布。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上海正通过对“人民城市”的努力探索和建设,汇聚发展经验,启迪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帮助民营企业对金融产品“精准抓取”、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精准画像”。
上海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抓好新一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高质量施工,全方位大力度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
为加快提升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全链条竞争力,上海将推动整车企业改革转型,加强全固态电池、大算力芯片、智能驾驶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应用,加快智己、奥迪、尚界等新车型投产上市,促进长三角地区及全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不断深化对汽车产业底层逻辑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对研发、生产和市场一线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更好把握发展机遇、掌握战略主动、赢得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