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呼吸道疾病存“混合感染”风险,如何对症处置?临床专家详解

第一财经 2023-11-04 16:31:22 听新闻

作者:邹臻杰    责编:胥会云

“混合感染”表现在可能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或几种病原体相继感染,相对而言,相继感染的情况更多见。

进入秋冬季节,我国呼吸道疾病呈高发、多发态势。

日前,广东、江苏、云南、福州、重庆等多地疾控部门陆续作出针对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健康提醒。

第一财经也从沪上多家医院呼吸科了解到,今年秋季以来,居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病原体较为常见,同时还有普通细菌、病毒,“混合感染”的风险尚存。

哪些人群容易“混合感染”?如何进行“对因治疗”?医疗机构的公卫体系是否已经做好相应应对?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维浩、上海阿特蒙医院呼吸科主任肖建、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胡洋等多位呼吸科专家。

第一财经:目前临床上“混合感染”存在哪些情况?

李维浩:由于多种病原体之间不存在“交叉免疫”,因此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混合感染”的情况。“混合感染”表现在可能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或几种病原体相继感染,相对而言,相继感染的情况更多见。

肖建:从临床情况看,有病人是先感染了肺炎支原体,然后又感染了其它病毒;也有病人是感染了一种病毒之后还感染另外一种病毒;还有病人会同时感染3至4种病原体,“这种病人通常免疫力会稍微差一些,在出现‘混合感染’情况时,通常病情会相对重一些。

第一财经:“混合感染”如何进行“对因治疗”?其中需把握哪些关键点?

李维浩:及时“对因治疗”非常重要。普通人并不具备鉴别病原体的能力,所以感染后应该及时就医,尤其是症状重、有基础疾病或老年患者,让医生开展必要的检查,尽可能地明确病原体,才可以进行针对性治疗;而对于轻症患者,有自愈倾向,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即可,不一定非得明确病原体。

尽管病人存在“混合感染”的风险,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把针对各种病原体的药物统统用上,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可能对患者产生更大的伤害。

肖建:现阶段,居民一旦出现发烧、咳嗽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检查包括:血液常规、肺部影像学等,了解有无肺部感染。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应该注意自身的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及时复诊,病情较重者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胡洋:“混合感染”并非一定要在临床上使用多种抗生素。这是由于一些抗生素就可以覆盖到多种病原体。当然,多种病原体感染,比单一病原体感染在治疗上复杂,在联用抗生素时,也需要考虑到药物相互之间是否有协同作用,以及要考虑到副反应的叠加。

第一财经:“混合感染”如何做好预防?

李维浩:呼吸道感染,与个人接触到何种病原体、以及自身的免疫状况等有相关性。因此,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感染的关键。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近距离接触,会增加混合感染的风险,所以去医院就医时要注意防护,轻症的没必要去医院输液。

个人防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有效性,防护措施可以直接参考新冠防护标准。具体来看,要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多通风,这些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而对于年老、体弱、有基础疾病的重点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护,若无禁忌证,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疫苗。重点人群和普通人群都要注意保护和提高免疫力:保持充足的休息,适当运动,充足而均衡的营养,多饮水,戒烟,限酒。

肖建:首先,重点人群,尤其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其患流感后死亡风险是非常高的,因此他们是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要目标人群。尤其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患者,是需要接种疫苗的优先人群。

此外,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是流感常见的并发症,特别高发于儿童和老年慢性病患者。建议上述人群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与肺炎疫苗。

其次,对于非重点的普通人群,在做好自身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身体变化,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预防流感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第二,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感染他人。第三,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第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第一财经:目前,各大医疗机构是否已经具备多种呼吸道疾病检测的能力?“混合感染”相关预防与治疗的整体能力应如何完善?

胡洋:目前,一些大三甲医院都具备了检测各种病原体的能力,但一些病原体的检测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也因此,“混合感染”的治疗并非和理想的一样,在治疗前就能非常精准地确定感染了哪些病原体。

李维浩:目前,公卫体系在经历了3年新冠疫情后已经比较完善了,一些针对呼吸道疾病的预案也都是现成的。我们可以针对一些突发的情况作出调整,比如,一方面,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药店可以配备充足药物,这样居民就不会心慌,另一方面,居民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包括疫苗的作用、接种和防治的误区等。

肖建:应对多重呼吸道疾病,首先,需要做好疾病的预检分诊,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制定预检分诊制度或流程等。

其次,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外科口罩、隔离衣、速干手消毒剂等。做好患者识别和分流,在就诊高峰期应尽快分流患者,避免患者聚集。

再次,在疾病流行活跃期,医院相关科室应积极协调,充分利用预约系统来减缓就诊高峰时段内的患者密度。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流感样症状、流行病学史等情况,对疑似患者测量体温,正确引导疑似流感患者或其他经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最后,医疗机构也要增强重症患者识别度,做到应收尽收,并要提高本单位的重症感染病人救治能力,让重症感染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和康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