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流感在全球范围大暴发。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美国流感发病率已达到或接近至少15年来的最高水平,并且仍在上升。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本季迄今为止,已有至少2400万人感染流感,31万人住院,并导致超过1.3万人死于流感。该机构在每周流感监测报告中表示,季节性流感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
流感也席卷了亚洲。2月6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透露,香港本季流感季(1月5日起至2月5日),已累计有240例严重流感病例,包括137例死亡病例。香港卫生署署长林文健表示,香港流感病毒活跃程度自1月起一直上升,并于2月5日进入高峰点,目前病例都以本地感染为主,暂由甲型H1流感病毒株主导,趋势与周边地区相同。
林文健指出,在流感重症患者中,九成以上为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病例中,75%有慢性疾病,未接种流感疫苗死亡患者的比例也达到75%。他还称,香港目前65岁或以上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只有五成,6个月至2岁的接种率仅约两成。
在亚洲其他地区,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每周通报流感相关数据。日本2024年12月最后一周的单周流感病例数创下1999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纪录,在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这一周,日本医疗机构平均监测到的流感病例达到警报级别的两倍多。不过进入新年以来,日本新增流感病例总体呈减少趋势。到1月下旬,日本流感流行已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
专家表示,在中国内地,本季流感感染高峰也已过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艾静文医生表示,我国本季流感感染巅峰期早于日本,在2024年12月至1月期间。按照既往流感的流行规律,下一季流感高峰将至少到今年夏天才会到来。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今年的国内流感季与往年相比并无两样。他还表示,从香港的流感死亡人数比例来看,也属于正常范围。
2月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5周)》。结果分析显示,本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检出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其中,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但流行强度呈下降趋势。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阳性率持续下降。腺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当前仍处于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且正值春运期间,人群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疾病的传播风险会相对升高,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
针对在旅行中可能出现的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感染。华山医院感染科建议人们在计划出游前先了解当地是否为流感高发地,如有需要可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出发前身体如已感不适,建议修改行程;在旅途中,如有严重不适要尽快求医。此外,流感特效药虽然有效,但也有副作用,并非每个人都适用,最好由医生开具处方。
根据研究,新的流感样病例定义为,体温 ≥ 37.9° C 并伴有咳嗽或流涕。
“相信未来通过对AI大模型的不断训练,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接近于顶尖医生的能力,可以作出完美的诊断和最佳的手术规划。”
随着更多国产版“玛巴洛沙韦”的研制成功,未来这类新型抗流感药物的价格也有望出现下降。到今年年底的秋冬流感季,国产版玛巴洛沙韦就有望投入使用,届时患者将有更多选择方案。
据推算,从2024年9月2日到2025年1月26日,本次流感季日本国内的流感病例数已累计达到952.3万例。
日本在今年农历新年成为众多中国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大S的不幸离世似乎让人们觉得“日本不安全了”。但所闻可能并非真相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