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A股成交前十科技企业已占八席,资本市场助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第一财经 2023-11-10 11:12:15 听新闻

责编:冯馨儿

编者按:资本市场助力创新要素的汇聚,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形成高水平创新主体,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科创板宣布设立五年以来,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一二级资本市场共同的关注主线。最新数据显示,A股市值前十的公司仍以银行、白酒为主,但宁德时代已经成功上榜前三,而且2023年前三季度成交前十的公司中,科技企业已经占据八席,这与五年前相比变化十分明显。

“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持续攀升。”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近日公开表示,近年来证监会深入推进科创板建设、支持科技企业高效重组、构建债券融资支持体系、发挥私募创投培育作用,大力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途径全方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培育形成有利于科技企业成长壮大的良好生态。

下一步证监会还将适时出台资本市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各板块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形成高水平创新主体,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多层次资本“金字塔”助力科技创新

2018年11月5日,科创板宣布设立,在打开资本对更多科技创新包容空间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时代。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历史交汇期。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迭代快、风险高、轻资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资本形成,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在完善公司治理、激发企业家精神、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经过五年发展,截至10月13日,A股市场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3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80万亿的庞大市场。其中,沪市主板1688家,市值41.69万亿;科创板562家,市值6.13万亿。深市主板1506家,市值20.28万亿,创业板1322家,市值11.64万亿。北交所223家,市值2607亿。此外,新三板还有挂牌公司6387家,区域股权市场还有超过18万的挂牌企业。

今年4月10日,沪深主板启动注册制,A股全面注册制改革基础制度搭建基本完成。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回顾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历程时表示,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推进一揽子改革,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逐步推开,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子。

“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根本性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发行上市制度经受住了市场检验,交易、退市等关键制度创新成效显著,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大幅提升,市场结构和市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市场活力和市场韧性明显增强,给市场参与各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他说,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注册制模式,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提高投融资的便利性。

目前,证监会正按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守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的差异化特色化定位,探索建立覆盖股票、债券和私募股权的全方位全周期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员工持股等制度机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证监会正在加速研究论证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一揽子政策举措,相关文件将适时出台。主要政策举措包括六大方面。

一是建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二是持续完善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制度机制,优化实施程序,豁免短线交易,助力科技型企业吸引稳定人才。三是优化科技型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积极研究更多满足科技型企业需求的融资品种和方式,研究建立科创板、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四是适当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各类支付工具实施重组。五是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债券融资,将优质企业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支持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发行科技创新领域REITs。

此外,证监会还将积极支持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落实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优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简化登记备案,引导创投基金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科技投资成资本市场主线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接力式支持,科技要素已经成为资本定价的重要方向。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成交额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是浪潮信息(000977)、宁德时代(300750)、东方财富(300059)、科大讯飞(002230)、贵州茅台(600519)、昆仑万维(300418)、三六零(601360)、中际旭创(300308)、中科曙光(603019)、隆基绿能(601012) 。

从板块来看,10月13日数据显示,主力资金流入10日排行当中,资金流入最多的是汽车整车、光伏设备、医疗服务、能源金属、光学光电子、风电设备,另外除教育、保险、化纤行业有小幅资金流入外,其他行业全部为主力资金流出,流出最多的毫无疑问是房地产。

从板块来看,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11.34倍,深市主板18.69倍,以“三创四新”为特征的创业板市盈率33.93倍,而以大型“硬科技”为特征的科创板市盈率最高,为35.64倍。不过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整体表现低迷,各板块市盈率都有较大回落。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突破口,逐步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机制,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上市企业中占比超过7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一批先导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今年7月22日发布的《验证真成长,回归硬价值——第一财经·科创板四周年全景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

以截至7月22日的数据为例,科创板共受理企业IPO申请934家,其中已上市546家,首发融资金额8582.42亿元,总市值6.4万亿元。 540多家企业当中,近一半集中在长三角,“产业链”也在不断深化。 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江苏省105个、上海83个、广东省81个、北京72个、浙江省47个,共计388个,占比71.85%。长三角三省一市共有企业258家,占比47.78%。

从产业分布看,科创板企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比40.74%。其中,集成电路领域已形成上下游链条完整、产业功能齐全的发展格局。

研发方面,2022年科创板企业研发投入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285亿元,同比增长28%。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其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位居首位。

尽管科创板强调上市门槛的包容性,投资者关注未来成长而非当期利润,但科创板公司业绩表现依然有很强的成长性特征。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科创板公司营收首次突破万亿元,净利润和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也从第一年到现在增加了近60%,每日持股的投资者数量增加了约40%。其中机构投资者占自由流通市值的60%,交易量的50%。

活跃资本市场,服务转型升级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质量的资本市场。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对资本市场提出新部署新要求,体现出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对于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意义。

证监会随后成立专项工作组,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工作方案,确定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市场化、法治化为方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这一主线,综合施策,协同发力,以期更好发挥资源配置、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持续优化市场生态,有效提升市场活力、效率和吸引力,保持资本市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实现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沪市方面,据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介绍,上交所正在统筹推进融资端、投资端、交易端改革,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接产业、资本的“纽带”作用以及“晴雨表”功能,以资本力量赋能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牵引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落实方面,一是强化硬科技企业精准培育,加大科创企业制度供给;二是丰富投资端产品供给,增强中长期资金吸引力;三是优化完善交易制度,提升交易便利性和通畅性。

深市方面,据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介绍,深交所将通过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开放创新、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市场体系,构建支持创新的产品体系,健全支持创新的生态体系,汇聚支持创新的境内外资源,全方位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把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引导资源要素向创新领域高效集聚。

今年9月1日,在宣布设立一周年之际,为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功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即“深改19条”),进一步推进北交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的专项安排。

据北交所副总经理孙立近日介绍,“深改19条”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备功能产品,形成特色优势,增强北交所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的能力。目前北交所正加快推进改革,以全面、友好、完善的北交所新形态,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打开新局面。

《行远自迩-中国产业升级启示录》专题由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特约呈现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