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呈现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目前,流感处于流行期,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提示,要特别注意多病共防,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等感染风险较高场所,乘坐交通工具或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
专家表示,在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期间,或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以及外来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都要注意佩戴好口罩。
王全意说,如果没有特殊的职业需求,在一般的生活、工作场景下,医用外科口罩就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佩戴口罩前,应保持手卫生。佩戴时,要通过颜色深浅、皱褶朝向、金属条位置分清内外上下。佩戴后,上下将皱褶拉开,保证口罩能够遮住口鼻和下巴。用手压紧金属条,让口罩与面部更好地贴合,保持密闭性。
“有些人佩戴时有把口罩拉下来露出鼻部的习惯,这会影响口罩的防护效果。”王全意说,佩戴口罩时,如果潮湿或脏污就要立刻更换。正常情况下,建议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蒋荣猛表示,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如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重症肺炎。
根据研究,新的流感样病例定义为,体温 ≥ 37.9° C 并伴有咳嗽或流涕。
随着更多国产版“玛巴洛沙韦”的研制成功,未来这类新型抗流感药物的价格也有望出现下降。到今年年底的秋冬流感季,国产版玛巴洛沙韦就有望投入使用,届时患者将有更多选择方案。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称,本季迄今为止,已有至少2400万人感染流感。
据推算,从2024年9月2日到2025年1月26日,本次流感季日本国内的流感病例数已累计达到952.3万例。